评析
《唐诗摘钞》:此人罢官在京,又从京中归家,前段写景处殊觉凄凉,却是反映结句到家之乐,在送行诗中又是一种笔意也。人生骨肉相聚之乐每不自知,惟是千里睽违,一朝聚首,其乐实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此诗中反语相映之妙,非身历不知。八句僧语细事入诗俱妙,要在妙笔用之耳。
《增订唐诗摘钞》:一、三、四地名点染入诗,甚有色泽。即得一地,索性再入数字成句,色泽更加一倍。
《唐诗成法》:轻清明洁,不必有深意。眼前景,口头语,亦自可喜。
《唐七律隽》:张南士曰:七律至刘随州辈,依然王、杜规格,不知何故,辄如舍国都至州县,降五侯七贵邸里入三戟门第,顿觉神减。若韩栩、耿湋辈则居然清门,不过青漆板庙,乌椑墙巷,一好样子而已。自此以后,竟分作佻染、谚悦两种,佻染宗大历,谚悦宗长庆,因之晚唐、宋、元、初明皆递相转环,而不知于君平、乐天三致意焉,可谓不知本矣。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一作一夜)汉宫传蜡烛,轻(一作青)烟散入五侯家。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
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山川谁识龙蛇蛰,天地自迎风雨来。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何人会得其中事,又被残花落日催。
杂曲歌辞·少年行
千点斓斒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骏。 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送客水路归陕
相风竿影晓来斜,渭水东流去不赊。枕上未醒秦地酒,舟前已见陕人家。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棠梨也作花。好是吾贤佳赏地,行逢三月会连沙。
题僧房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鸣罄夕阳尽,捲帘秋色来。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身在心无住,他方到几回。
送寿州陈录事
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五两(一作片雨)楚云暮,千家淮水秋。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浏览全部 183 首
赠通州守张聚徵
身都千骑领东方,海国行春满路光。人自楚材来郢上,名同汉吏起渔阳。重歌麦垄双岐似,旧憩棠阴百里强。共道下车偏得岁,却愁天阙去含香。
暮秋山行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春台
台上树阴合,台前流水多。青春不出门,坐见野田花。谁能学公子,走马逐香车。六街尘满衣,鼓绝方还家。
萧飞卿将使赴湖北戎幕诗送其行兼简秋壑贾总侍二首 其一
文章萧颖士,一剑去从军。远望西关路,愁看两浦云。九霄腾意气,万里取功勋。马上一杯酒,须斟满十分。
雨霖铃 春
山柔水媚,接萋萋草,片云新霁。春游正是时候,休孤却了,桃情莺意。商略携谁同去,惹无端清泪。也则休,还是清眠,千蝶低迷帐深闭。消愁许是和愁睡,画桥边,薄雾香烟里,盈盈水眼横盼,攀翠柳、玉楼双倚。蓦听呢喃,燕子衔香度廊归矣。梦醒也,残雨轻风,皱一湖春水。
黄河客舍歌
杖策渡河来,止舍河堤下。衰柳当其门,荒荠生在瓦。中有少妇能具餐,旧襦掩骭余双鸳。剉草饲我枥上马,牵藤挂我腰下鞬。客舍金钱真自惜,那堪一粲垆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