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舟中感怀二首 其一
风雨关河一苇中,雪泥春水感飘蓬。亲年已老官无俸,天意怜才籍未通。华鬓但愁鸾镜改,壮心不让马群空。揽衣独听鸡鸣起,看剑宵深烛影红。
龙泉驿
龙岭势嵯峨,征轺几度过。天将山水贶,人为利名磨。京洛衣尘旧,关河墨迹多。飞鸿前路远,何敢息岩阿。
访吴奋武校尉鲁子敬墓
汉上西行问水滨,道旁青冢感吴臣。煌煌议论排迎敌,落落襟怀爱指囷。合榻幸逢孙讨虏,丛祠近接息夫人。年年椒酒凭谁荐,蔓草荒烟卧石麟。
赴兴山任,舟行至香溪登岸,崎岖万状,慨然而作 其一
十丈飞涛一苇航,鸥程历尽复羊肠。闻猿才下三声唳,叱驭何堪九折长。剥壁苍藤穿冷翠,阴崖澹日走昏黄。平生已说蚕丛险,路转崎岖更渺茫。
内江道中
江流浩浩下岷峨,派别支分夹内河。一线涛头驰水马,万堆山髻拥春螺。官仪汉制从今少,石碣周行自昔多。独向梳妆台畔望,空留明月伴烟萝。
雨中闻厩马鸣感赋
所向空千里,牢骚托一鸣。风尘磨锐志,羁勒误平生。秋老声悲壮,途穷骨贱轻。潇潇长夜雨,撩动暮年情。
浏览全部 64 首
梁州令
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魂消处。南楼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
泪
谁奏琵琶妒客欢,啼珠泣玉使心酸。感时多向英雄洒,怨别还从粉黛弹。每听巴猿愁滴袂,莫烧汉蜡恐堆盘。阳关一曲君休唱,唱罢人间行路难。
和陆一先生近作原韵{录二} 其一
骊驹初驾著鞭行,忍听阳关三叠声。道异邯郸难入梦,树看杨柳不胜情。数行涕泪青衫湿,一夕头颅白发生。庾信客中萧瑟甚,家山回首暮云横。
次陈菊谱题周金凤传后韵二首 其一
英雄儿女一腔愁,钗影迷离剑气秋。尽说单寒生翠袖,谁知义侠出青楼。欢场作客怜鸦髻,香国封侯笑虎头。湖海元龙心未老,为他红粉洗娇羞。
一剪梅 理绣 其二 风情
春浓画阁下帘钩,人在青楼,书在红楼。谁将芳草字忘忧。花已含愁,酒更添愁。凄凉无绪擘箜篌,病似残秋,梦断残秋。萧郎离恨托词头。写怨梁州,入破甘州。
高阳台 秋柳
汉苑添愁,灞桥惊梦,梧桐一叶飞时。少妇登楼,怜他瘦损腰肢。寒蝉到处鸣声惨,系斑骓、难得青丝。唱阳关,三叠骊歌,万种相思。逢人莫诉飘零苦,纵柔肠百转,陌路谁知?殿号灵和,昔时人物俱非。征鸿作客天涯返,更应嗟、燕子将归。怨西风,吹老芳魂,吹老芳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