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鹧鸪天 族孙友水新屋落成,题以补壁 其一
乡村多是野人居,筑得新庐傍旧庐。园种梅花兼种竹,室藏农器半藏书。瓜满架,豆盈车,菜根风味胜鲈鱼。为看南陌莺花丽,却喜东篱麂眼疏。
怀李啸楼师
寒翠凋零剩旧园,可堪回首忆师门。书留卷轴归灰烬,花放芙蓉有泪痕。东望已无夫子宅,西归空泣杜鹃魂。白头立雪成虚梦,相见除非是九原。
秋兴 其三
西风凛冽袭罗帏,容易萧疏两鬓丝。亲老忍抛兵火后,吾生偏值乱离时。天涯归雁无消息,阶下寒蛩扰梦思。送酒白衣人不至,绕篱空对菊花悲。
落帽书怀 其二
曾著南冠类楚囚,亲朋相见总含羞。未能仙去同鸡犬,一任人呼作马牛。已分桑榆沦饿殍,敢将诗酒傲王侯。春风欲识桃花面,争奈桃花笑白头。
友人咏物诗颇有寓意,依其原韵,次第和之 晚菊 其一
深畏炎威入世迟,孤芳劲节有谁知。鸣蛩篱落魂俱冷,断雁关河梦亦痴。频醉凄风心似剪,每经酸雨泪如丝。记从陶令垂青后,空盼斜阳酒一卮。
荆阳女儿行
红满丹岩绿满林,司空山好有清阴。暮春三月多游女,争采芳兰佩素襟。忽传街后屯师旅,旗上高风飘白虎。不闻爷娘唤女声,只听军营擂金鼓。提心蹑足各还家,惊煞东邻姊妹花。若非金谷明珠美,定是瑶台萼绿华。程门有女多娇色,不独倾城更倾国。深闺待字比吴娃,贵戚王孙求不得。门前碧水暖横塘,半绽莲花作艳妆。美人拂晓来塘侧,雅爱芙蓉带露香。塘边恰是行人路,兵士频过屡延伫。惊鸿顾影转仓皇,隔河犹怅将军树。将军原籍居粤西,帐下健儿仗虎威。中有副官尤好色,常向红楼展笑眉。楼中彼美如西子,日暮开窗望塘水。塘内荷花楼内人,绿鬓朱颜艳桃李。副官凝目动相思,暗遣良媒纳聘仪。女家父母难推却,只对娇娃双泪垂。女儿俯首思奇计,闻道将军尝惧内。暗把珠花献宠姬,托伊婉向将军说。“彼女业经许比邻,争能退却缔新姻?副官家有旧鸳侣,弃旧怜新误两人。”将军平素护毛羽,只是摇头笑不语:“副官今已远离家,多娶一姬未为负。”侍姬闻之泪盈腮,将头扑在将军怀:“君家诸叔为民父,何忍欺凌到裙钗!真如强取民家女,我即回乡事阿母。任伊控诉到公堂,连汝声名亦受黦。”将军至此心方痛,急唤副官休妄动。速将聘礼取回营,免登报纸惹民哄。程氏一家皆平安,如花美眷不惧官。从兹虎帐传金柝,佳人仍倚红阑干。于时我在乡中校,闻此不禁掀髯笑。世间多少勇丈夫,不及蛾眉烈襟抱。司空郁郁故山青,何独钟灵在女英?寄言当代横戈士,休把军符嚇美人!
浏览全部 274 首
驿柳用船山太史韵(荷泽舟次) 其四
阳关三叠古梁州,极目家山万里愁。沧海谁怜还作客,翠楼人定悔封侯。折枝何故当年唱,离绪难教逐水流。行路怕听杨柳怨,西风残照不胜秋。
忆秦娥 代沈初明
愁脉脉。江山满目伤心客。伤心客。长干梦断,灞桥闻笛。天涯揽镜看衰白。秦川对酒青衫湿。青衫湿。冷猿悲雁,暮云萧瑟。
金缕曲 惜别 金缕曲 其二
湿了春归路。甚今番、青青杨柳,渭城朝雨。不尽阳关三叠唱,三月月圆三五。未分手、便思重聚。知有前期那忍说,请青山、拦著斜阳暮。君信否,梦中语。车声碾出鹰关去。到荣昌、行程一半,小餐留住。回望酒旗风絮影,知道故人何许。况乡关、半年如雾。是事口中衔石阙,莽神州、老泪无流处。千万绪,别君苦。
双双燕 忆金陵
又春到了,听三叠阳关,行人如醉。云山阻隔,杨柳故园青未。回首长江无际。又说甚、六桥流水。枕前迷却乡魂,花里频迟归计。不见钟山风味。羡月下笙歌,云中环佩。羁栖结伴,只有双双燕子。音信天涯难寄。但认著、吴头楚尾。短吟写就长笺,窗外落红溅泪。
银河
难引涛声入梦流,劈空横断是天沟。敢期一夕填河鹊,便解双星隔岸愁?杨柳纵教牵素手,冰凌依旧阻兰舟。酒余自笑多情甚,怕对清霄闪闪眸。
民国十七年春负笈远游途中口占
底事难为别,椿萱各鬓斑。方期娱爱日,何忍唱阳关。羌笛离亭晚,樱花夕照间。行行重回首,挥泪望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