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解】: 1、上国:这里指中国。 2、水月:佛教用语,比喻一切象水中月那样虚幻。 3、惟怜:最爱; 4、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韵译】: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 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 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 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 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 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 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 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评析】: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前两句不写送归,而写来处三、四句才暗示归途邈 远。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 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 “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由于被送的是归日本的和尚,所以充满宗教色彩。
偶成
含毫意不浅,微月上帘栊。门静吏人息,心闲囹圄空。繁星入疏树,惊鹊倦秋风。始觉牵卑剧,宵眠亦在公。
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
缨佩不为美,人群宁免辞。杳然黄鹄去,未负白云期。此别清兴尽,高秋临水时。好山枉帆僻,浪迹到家迟。他日诏书下,梁鸿安可追。
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
不醉百花酒,伤心千里归。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出处离心尽,荣枯会面稀。预愁芳草色,一径入衡闱。
酬元秘书晚出蓝溪见寄
野兴引才子,独行幽径迟。云留下山处,鸟静出溪时。拙宦不忘隐,归休常在兹。知音倘相访,炊黍扫茅茨。
紫参歌
远公林下满青苔,春药偏宜间石开。往往幽人寻水见,时时仙蝶隔云来。阴阳雕刻花如鸟,对凤连鸡一何小。春风宛转虎溪傍,紫翼红翘翻霁光。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蓬山才子怜幽性,白云阳春动新咏。应知仙卉老云霞,莫赏夭桃满蹊径。
酬长孙绎蓝溪寄杏
爱君蓝水上,种杏近成田。拂径清阴合,临流彩实悬。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懿此倾筐赠,想(一作相)知怀橘年。芳馨来满袖,琼玖愿詶篇。把玩情何极,云林若眼前。
浏览全部 474 首
送僧归日本(一作东)
上国随缘住(一作至,一作去),来(一作东)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早服云母散
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药销日晏三匙饭,酒渴春深一椀茶。每夜坐禅观水月,有时行醉玩风花。净名事理人难解,身不出家心出家。
和仲弟十绝 其二
慈母清斋奉竺乾,平生功行默通天。遥知静坐修禅观,永昼炉中一穗烟。
江月楼
中天楼阁郁嵯峨,良夜其如水月何。雪浪远从三峡至,露华偏傍九霄多。道人宴坐修禅观,游子登临听棹歌。曾是水晶宫里客,倚阑来此重婆娑。
游桓山寺
水木通禅观,清游却忘还。风泉衣上落,鱼鸟镜中閒。绿发纵教变,青云未可攀。超然人境外,何必市朝间。
题静照堂
堂构虚閒处,师心静照中。当门自流水,满院占清风。趺坐通禅观,高谈说性空。那知人世上,日月有樊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