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三体唐诗》:前实后虚体。
《唐音癸签》:盛唐人和诗不和韵……至大历中,李端、卢纶《野寺病居》酬答,始有次韵。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起调绝似嘉州;中联新响,右丞不能多让。如此等诗,何分中、盛?顾璘曰:次联几近有道。三联苦思方得,又复平易。周珽曰:铲除魔气,洗涤尘腔,有独啖胡麻、不屑俗糗之致。
《唐诗贯珠》:韵调与李相类,总之大历十才子气味,而卢比原唱更增色泽、精劲少许。上解写“野”字,下解兼“病”、“寺”串合,所以尤觉灵活。而起处亦自不同:山中岚雾多昏,所以呼下“阴”字。“就饷”,用餐也;“还依草”,即藉地而坐。极平常事,然有意无意,自觉清韵。且“就”字早先引下,妙。“不过林”,得雉飞之情。善写淡处,晚唐不能及,便费力,落二义耳。病则静摄,如同斋沐,所居亦“同静室”。病体“清赢”,诸念不起,已“助禅心”耳。两句俱双关“野寺病居”,更入腻境,高出一层,妙。
送邓州崔长史
出山车骑次诸侯,坐领图书见督邮。绕郭桑麻通淅口,满川风景接襄州。高城鸟过方催夜,废垒蝉鸣不待秋。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
从军行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卷旗收败马,占(一作断)碛拥残兵。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送崔琦赴宣州幕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送张成季往江上赋得垂杨
垂杨真可怜,地胜觉春偏。一穗雨声里,千条池色前。露繁光的皪,日丽影团圆。若到隋堤望,应逢花满船。
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
红枝欲折紫枝殷,隔水连宫不用攀。会待长风吹落尽,始能开眼向青山。
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钟陵暮春月,飞观延群英。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
浏览全部 363 首
秋夜宿僧院
古寺昏钟日已沉,禅房花木自成阴。流萤远度还依草,宿鸟惊飞不出林。僧磬和泉清客虑,佛香入院净人心。夜深共讲楞伽字,始识空门义趣深。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山城依曲渚,古渡入脩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过天宁寺僧宝檀方丈 其二
野外芳华早,何妨策杖寻。草深垂井口,碑卧古坛阴。高坐惟尊足,清斋尚摄心。给园留赏处,还似阮家林。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其二
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隐山寺梁昭明题额
山深不知暑,五月冷如冰。寂寞前朝寺,风流帝子能。田荒空野水,树老半枯藤。不尽怀人兴,钟楼日暮登。
山间早行题和溪驿
路入龙溪晓,烟村暝不分。水声浑绕石,山色半含云。掠马惊飞雉,窥人走骇麇。空林惟鸟语,深荐忽兰芬。谷暗吟蛙部,崖苍织藓文。野花红复白,相照自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