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示董伯懿
穿桥度堑祇闲行,咏石嘲花亦漫成。嚼蜡已能忘世味,画脂那更惜时名。长干里北寒山紫,白下门西野水明。此地一廛须卜筑,故人他日访柴荆。
有感
忆昔与胡子,戏娱西城幽。放斥仆与马,独身步田畴。牛竖歌我旁,听之为久留。一接田父语,叹之胜王侯。追逐恨不恣,暮归辄怀愁。顾常轻千乘,只愿足一丘。子时怪我少,好此寂寞游。笙簧不入耳,又不甘醪羞。那知抱孤伤,罢顿不能遒。世味已鲜少(张本作久),但余野心稠。乖离今十年,班发满我头。昔兴亦略尽,食眠常百忧。每逢佳山水,欲往辄复休。方壮遂如此,况乃高春秋。
秋枝如残人
秋枝如残人,颜色先憔悴。微寒吹已空,性命一何脆。宁当记畴昔,葩叶相妩媚。岁行谁使然,好杀岂天意。
怀旧
吹破春冰水放光,山花涧草百般香。身闲处处堪行乐,何事低徊两鬓霜。
攲眠
翠幕卷东冈,攲眠月半床。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同长安君钟山望
解装相值得留连,一望江南万里天。残雪离披山韫玉,新阳杳霭草含烟。余生不足偿多病,乐事应须委少年。惟有爱诗心未已,东归与续棣华篇。
浏览全部 1783 首
诉衷情令 和俞秀老鹤词 其四
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碧云举翮千里,其奈有鸾皇。临济处,德山行。果承当。自时降住,一切天魔,扫地焚香。
偈二十七首 其五
文殊普贤谈理事,临济德山行棒喝。东禅一觉到天明,偏爱风从凉处发(结夏)。
偈 其四
德山棒,临济喝,不是横该与竖抹。拈来直下要承当,透网金鳞活鱍鱍。活鱍鱍,任人看,碧天云静冷光寒。行行莫谓知音少,佛祖总在一亳端。
颂古三首 其二
百年将底作津梁,直指心田是道场。八万四千安乐法,只于此处可承当。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一十五
打鼓槌锣竞上竿,几人平地足心酸。七峰有个安身法,袖手无言冷处看。看即易,上即难。搭索上横身,刹竿上斗走。蓦忽转身,打个筋斗。佛祖当场,各出标手。微笑因拈华,一时成漏逗。洞山麻三斤,云门乾屎橛。德山入门棒,临济入门喝,阳焰何曾止得渴。衲僧别有条章,今日对众分雪。珠称夜光,剑号巨阙。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三十七
三世诸佛不知有,颠狂普化翻筋斗。狸奴白牯却知有,寒拾相逢开笑口。野干鸣,师子吼。八两半斤,十升一斗。不从他觅,须还自有。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