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为采莲词。全词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灵美。整首词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含蓄,别具情韵而又楚楚动人。
上片起首两句写一群女子为了采莲,长时期地等候莲花盛开,莲花开了,她们便结伴去采;湖塘里长满浮萍,她们要上船,得先轻轻地把它拨开。这两句写出了姑娘们莲开前的耐心等待、采莲前的细致动作。
“来时浦口随棹,采罢江边月河楼 ”,则写她们的采莲过程、采莲环境。夏天白昼云雾少,句中的“云”,当指晓云 。这两句写的是采莲人到了浦口 ,晓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气笼罩在她们船棹周围;她们采莲休工回到江边 ,夜月已上 ,人家的楼台上已照满月光。作者把这从早到晚地采莲劳动写得很优美。
过片以后展示采莲女子心灵的美好。她们爱惜莲花,为莲花的遭遇担忧。或许她们在采莲中,也从莲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好花易谢当然常用来象征少女青春易逝 、好景不常。她们爱惜莲花、关切莲花,和爱惜自己的青春、关切自己的命运密切相关 。“花不语,水空流 ”,好花无语,流水无情,深情无法倾诉,好景不断流逝,人无可奈何,花也无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为花愁”了。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怕万一西风聚然吹来 ,艳丽的莲花抵挡不住 ,马上就陷于飘零、憔悴 。“朱颜”指花 ,用比拟写法进一步人花合一了。
此片细腻地写出采莲人多情易感的内心世界。
浣溪沙 其一十九
浦口莲香夜不收,水边风里欲生秋。棹歌声细不惊鸥。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可堪题叶寄东楼。
木兰花 其八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满。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
晚春
一春无事又成空,拥鼻微吟半醉中。夹道桃花新过雨,马蹄无处避残红。
碧牡丹
翠袖疏纨扇。凉叶催归燕。一夜西风,几处伤高怀远。细菊枝头,开嫩香还遍。月痕依旧庭院。事何限。怅望秋意晚。离人鬓华将换。静忆天涯,路比此情犹短。试约鸾笺,传素期良愿。南云应有新雁。
采桑子 其三 其一十
白莲池上当时月,今夜重圆。曲水兰船,忆伴飞琼看月眠。黄花绿酒分携后,泪湿吟笺。旧事年年,时节南湖又采莲。
浪淘沙令 其一
高阁对横塘,新燕年光。柳花残梦隔潇湘。绿浦归帆看不见,还是斜阳。一笑解愁肠,人会娥妆。藕丝衫袖郁金香。曳雪牵云留客醉,且伴春狂。
浏览全部 296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