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为采莲词。全词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灵美。整首词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含蓄,别具情韵而又楚楚动人。
上片起首两句写一群女子为了采莲,长时期地等候莲花盛开,莲花开了,她们便结伴去采;湖塘里长满浮萍,她们要上船,得先轻轻地把它拨开。这两句写出了姑娘们莲开前的耐心等待、采莲前的细致动作。
“来时浦口随棹,采罢江边月河楼 ”,则写她们的采莲过程、采莲环境。夏天白昼云雾少,句中的“云”,当指晓云 。这两句写的是采莲人到了浦口 ,晓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气笼罩在她们船棹周围;她们采莲休工回到江边 ,夜月已上 ,人家的楼台上已照满月光。作者把这从早到晚地采莲劳动写得很优美。
过片以后展示采莲女子心灵的美好。她们爱惜莲花,为莲花的遭遇担忧。或许她们在采莲中,也从莲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好花易谢当然常用来象征少女青春易逝 、好景不常。她们爱惜莲花、关切莲花,和爱惜自己的青春、关切自己的命运密切相关 。“花不语,水空流 ”,好花无语,流水无情,深情无法倾诉,好景不断流逝,人无可奈何,花也无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为花愁”了。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怕万一西风聚然吹来 ,艳丽的莲花抵挡不住 ,马上就陷于飘零、憔悴 。“朱颜”指花 ,用比拟写法进一步人花合一了。
此片细腻地写出采莲人多情易感的内心世界。
清平乐 其三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生查子 其一十二
官身几日闲,世事何时足。君貌不长红,我鬓无重绿。榴花满盏香,金缕多情曲。且尽眼中欢,莫叹时光促。
少年游
西楼别後,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阮郎归 其一
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春冉冉,恨恹恹,章台对卷帘。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
玉楼春 其五
旗亭西畔朝云住。沈水香烟长满路。柳阴分到画眉边,花片飞来垂手处。妆成尽任秋娘妒。袅袅盈盈当绣户。临风一曲醉朦腾,陌上行人凝恨去。
浏览全部 296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