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为采莲词。全词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灵美。整首词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含蓄,别具情韵而又楚楚动人。
上片起首两句写一群女子为了采莲,长时期地等候莲花盛开,莲花开了,她们便结伴去采;湖塘里长满浮萍,她们要上船,得先轻轻地把它拨开。这两句写出了姑娘们莲开前的耐心等待、采莲前的细致动作。
“来时浦口随棹,采罢江边月河楼 ”,则写她们的采莲过程、采莲环境。夏天白昼云雾少,句中的“云”,当指晓云 。这两句写的是采莲人到了浦口 ,晓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气笼罩在她们船棹周围;她们采莲休工回到江边 ,夜月已上 ,人家的楼台上已照满月光。作者把这从早到晚地采莲劳动写得很优美。
过片以后展示采莲女子心灵的美好。她们爱惜莲花,为莲花的遭遇担忧。或许她们在采莲中,也从莲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好花易谢当然常用来象征少女青春易逝 、好景不常。她们爱惜莲花、关切莲花,和爱惜自己的青春、关切自己的命运密切相关 。“花不语,水空流 ”,好花无语,流水无情,深情无法倾诉,好景不断流逝,人无可奈何,花也无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为花愁”了。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怕万一西风聚然吹来 ,艳丽的莲花抵挡不住 ,马上就陷于飘零、憔悴 。“朱颜”指花 ,用比拟写法进一步人花合一了。
此片细腻地写出采莲人多情易感的内心世界。
临江仙
梦後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风入松 其一
柳阴庭院杏梢墙。依旧巫阳。凤箫已远青楼在,水沈谁、复暖前香。临镜舞鸾离照,倚筝飞雁辞行。坠鞭人意自凄凉。泪眼回肠。断云残雨当年事,到如今、几处难忘。两袖晓风花陌,一帘夜月兰堂。
木兰花/玉楼春
玉真能唱朱帘静。忆在双莲池上听。百分蕉叶醉如泥,却向断肠声里醒。夜凉水月铺明镜。更看娇花闲弄影。曲终人意似流波,休问心期何处定。
鹧鸪天 其六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诉衷情
御纱新制石榴裙, 沉香慢火熏。 越罗双带宫样, 飞鹭碧波纹。 随锦字,叠香痕,寄文君。 系来花下,解向尊前, 谁伴朝云。
清平乐 其一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浏览全部 296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