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咏史(下) 曹丕 其一
吴质车中载甲兵,辛毗颈上一毛轻。孔明才略何堪算,十倍曹丕是宪英。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其一十九
深山夭矫老风霜,自是光明好栋梁。不待万牛拖挽去,不如僵柳与枯杨。
赠叶洞春画葡萄
引蔓牵藤寸管头,扶骊剔蚌出风流。三千龙女抛珠佩,一个儒生拥碧油。莫是前生封即墨,便堪作酒博青州。齐奴倘会清妍意,免得红裙逐翠楼。
屡省乃成 其二
诗书总学本无难,年少心身莫暂閒。尺寸之功当记取,将来百仞作高山。
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
涵涵六合八纮里,类聚化生何可纪。固然两人阴与阳,大要一个不得已。所从无声亦无臭,所出如彼复如此。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蚁。形样度数各有极,体段一一无偏倚。颣疵痕迹毫发空,可惊可怪复可喜。参如交错天然文,不断去来川上水。尧舜得之御黄屋,不动脚手万物理。孔颜得之洗其心,四时昼夜同行止。盖缘道理元如斯,无非礼义当然耳。就中发出太极来,万化一丸而已矣。眼看手搏漠无有,一日无之天地毁。片时俄顷不可离,万古千秋长不死。静为体而动为用,来为神兮去为鬼。不离于物仍犹尊,并行不僭光同体。但从化上识中庸,立见源流彻精髓。自从夫子系周易,千古百年没荆杞。一朝道在九疑下,红轮扶出咸池洗。不私其有以示人,意与朋类同甘美。隋珠夜光翻不幸,操刀按剑如蜂起。唇焦口燥朱晦翁,至今无柰龙无耳。终然性在天地间,臭味不患无兰芷。文正有孙已佳绝,混沌相识尤奇伟。震泽天台合清秀,洞见无终与无始。一笑相逢武夷足,菊花未老梅含蕊。共在在生不息中,思入遥天碧万里。金城铁壁私家学,一言半句俘其垒。断槎枯蘖晚未生,睡魔辟易面沃水。世间无限扫复生,无事生事杂且猥。一天一地珠为丸,注疏陋儒足加箠。愿公多与说无外,庶使苍生安六礼。
咏史(下) 陆机 其二
须信雕虫不用工,至今天地不相容。君看奕叶东吴陆,转作词章便覆宗。
浏览全部 771 首
挽平山菊涧
诗礼期文嫡,箪瓢此世人。心惟忧道屈,眼不见家贫。清瘦生来骨,孤高没后身。几多黄壤客,难配得如君。
过颜处士墓
向坟道径没荒榛,满室诗书积闇尘。长(一作厚)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
过颜处士墓
向坟道径没荒榛,满室诗书积暗尘。 长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 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 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
送王子正宰长乐二首 其二
君当民社戴星游,我玩箪瓢守故丘。袂自此分何所憾,学无与讲是吾忧。圣心未可窥觇得,道体难从寡陋求。鳞翼元无南北间,时推绪论发蒙不。
孟子 理义悦心
刍豢膏粱嗜不休,悦心之乐孰能求。倘知礼义真滋味,陋巷箪瓢岂足忧。
偶作 其一
儿曹谈笑觅封侯,自喜婆娑老此丘。棋斗机关嫌狡狯,鹤贪吞啖损风流。强留客饮浑忘倦,已办官租百不忧。我识箪瓢真乐处,诗书执礼易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