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词以简炼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思妇形象,抒写了闺中少妇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思。
用闺情写征戎之苦,这在宋词中并不多见。作者的系列《捣练子》词,可谓难得的珍品。这几首写思念边疆征人的作品 ,既有民歌情味,又以清婉见长,给人印象颇深。此词是其中代表性很强的一篇。
上片起三句写了思妇的两组动作。“锦字”用典。
《晋书·列女传 》载前秦时 ,窦滔被流放到边疆地区 ,其妻苏蕙思念不已 ,遂织锦为回文旋图诗相寄赠。诗图共八百四十字,文辞凄惋,宛转循环皆可以读 。“鸳机”是织机的美称 。李商隐《即日》诗云:“几家缘锦字 ,含泪坐鸳机”,白天光线充足,故思妇忙着在织锦,及至黄昏,不能作此细活了,乃收拾下机。然而夜晚自有月光可以利用,思妇还舍不得休息,于是又将大石板擦拭干净,连夜捣衣,准备捎给戍边的良人。只此“收锦 ”、“下机”、“拂砧”、“捣衣”一连串动作,便概括了思妇一天一夜的辛勤劳作,而这辛勤劳作 ,又无不是为了征夫,这样一个勤劳、贤慧的思妇的形象便惋然眼前了。可词人没有把笔触停留在刻画思妇如何不惮辛苦 、日夜劳作这一浅层,接下去两句即进而向着思妇的精神世界作深入的开掘,写她一边捣衣一边忐忑不安地思忖着“马士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七字,是点睛之笔。此句中用了《左传·庄公八年》里的一个典故:是年齐襄公派将军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当时正值瓜熟,襄公便许诺明年瓜熟之时派人去替换他们。谁知一年期满,襄公却自食其言,不准他们回来。用此典说明这一类言而无信 、随意延长戍卒役期的行径尚在继续,故尔思妇还得日织锦字,夜捣寒衣,征夫仍须防秋于塞上,挨冬于边头。论其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则前四句皆是直笔,至此收尾处使一折笔,便有含毫不尽之妙。
李氏池上
湖外西风吹雨丝,半随杨柳拂涟漪。女郎偷折藕花去,沙上鸳鸯睡不知。
临汴亭送客还马上作
衮衮尘埃与愿违,可堪持酒送将归。壮心已服驽骀老,羁思常先鸿雁飞。十口无厌太仓粟,四邻分采故山薇。何时偃卧柴桑里,自讼渊明昨日非。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其一
湖上秋深藕叶黄。清霜销瘦损垂杨。洲嘴嫩沙斜照暖,睡鸳鸯。红粉莲娃何处在,西风不为管余香。今夜月明闻水调,断人肠。
和杜仲观青字诗二首 其一
青袍少年子,独出青门游。逢人少青眼,凝笑望青楼。窗中青蛾女,正为青春愁。心事属青鸟,青骢能少留。
三山
南朝凤皇台,置酒昔高会。酒酣望三山,宛在青天外。长哦谪仙吟,如啖鲸鲵鲙。明日信东风,孤帆出其背。荒戍接江濆,开门适相对。鼎足跱长川,不为舟楫碍。雨旸云吞吐,早晏潮进退。万古免浮沈,曾微抃鳌戴。伊余厌尘坌,闭目何可奈。爽气豁襟灵,山乎吾有赖。尝闻晋阿童,万舻飞戈快。径造此山陲,沧波为之隘。顾我疲软姿,功名让前辈。玄晖昔凭眺,物色颇有在。他时挂武冠,刀剑行且卖。山价略可酬,庵栖谢当代。远持三山矶,况彼七里濑。犹得傲狂奴,吾无故人待。
题海陵寓舍四首 其三
倒障开窗面曲池,尘襟初喜豁然披。清风殊不去人远,明月端能与我期。鼓吹青蛙聊自喜,歌讴白鸟渐相欺。纷纷利害朝昏出,闭目忘言是住持。
浏览全部 916 首
古捣练子 夜如年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闻络纬
白露下银床,梧桐一叶黄。月华冷于水,枕簟净凝霜。西家篱上丝瓜密,夜深络纬声声急。今年多雨蚕薄收,窗下寒机不成织。
秋村
旅雁湖天足稻粱,薄寒终日据匡床。薜萝月小门深掩,蟋蟀声多夜乍长。到处田塍收稼穑,谁家砧杵捣衣裳。先生那有经秋计,只对黄花略举觞。
鄱阳秋夕
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今夜重开旧砧杵,当时还见雁南飞。
菩萨蛮 春愁二首 秋思回文二首 其二十九
一声啼雁铺沙白,白沙铺雁啼声一。孤枕夜凉初,初凉夜枕孤。捣砧和梦悄,悄梦和砧捣。愁客望高楼,楼高望客愁。
鹧鸪天 其一 怨别
一径萧条落叶深。离肠凄断月明砧。征鸿送恨连云起,促织惊秋傍砌吟。风悄悄,夜沈沈。鸳机坐冷晓霜侵。挑成锦字心相向,未必君心似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