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词以浅近自然 、通俗流畅的语言和一波三折、寓意深长的笔法,借思妇捣衣的活动,抒写了思妇对征夫的无尽思念和她们内心巨大的孤寂,痛楚。全词语近情遥,含吐不露,意蕴深长。
词之首句“斜月下 ”,交代时间;“北风前”,交代气候、节令。深秋的夜晚,银白色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北风送来了阵阵凛冽的寒气。那如水的月光,勾起了思妇对远戍边地亲人的思念,那刺骨的北风,催促着她们尽快赶制寒衣。自然洗练的六个字,勾画出一幅渺远、凄清的画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中,远远近近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砧杵声 ,急促沉重,捣之欲穿。词由从前人诗句代出,前人有诗云“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庾信《题画屏风》),“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但其重点是落在“捣欲穿”三字上,词人突出的是砧杵声的急促沉重。从这撼人心魄的杵声中,付出思妇对亲人的体贴、关怀和刻骨铭心的思念,以声传情,不言情而情自见。“不为捣衣 ”句进一步向深处开掘,勒笔作势,陡起波澜,挥笔在句首冠以“不为”二字。明言思妇们不是为了捣衣而彻夜不眠,从而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句通过近乎无理的夸张描写,达到了深刻表现主题的效果。短短的一夜在思妇看来有如漫漫长年那样难以消磨,细细品味,言外有多少缠绵执着的思恋和肝肠欲断的痛苦啊!正象绝望的人常常用酒精来麻醉自己那样 ,“愁多梦不成”的思妇,也试图以不停地捣衣来减轻自己心灵上无法承受的负担,来熬过这令人难以忍受的孤寂的漫漫长夜 。 虽然作者写的是破除今夜夜如年 ”,但思妇心中的痛苦,又何尝能“破除”呢?那“捣欲穿”的砧杵声,正倾吐着这种难以诉说、难以“破除”的痛苦。
这首词继承了乐府诗、民间词的优良传统,语浅情深,诚挚感人,具有撼人心魂的艺术力量。
更漏子三首 其三 付金钗
付金钗,平斗酒。未许解携纤手。吟警句,写清愁。浮骖为少留。旧游赊,新梦后。月映隔窗疏柳。闲砚席,剩衾绸。今秋似去秋。
减字浣溪沙七首 其二 频载酒
金斗城南载酒频。东西飞观跨通津。漾舟聊送雨余春。桃李趣行无算酌,桑榆收得自由身。酣歌一曲太平人。
和田录事新燕
新巢故国两依依,似与春华秋叶期。雨过池塘得泥近,日高台榭卷帘迟。鞦韆节后初相见,祓禊人归有所思。双侣多情拟凭杖,小笺封就碧云诗。
送王西枢出镇郑圃八首 其四
新书许从事,狡穴荡应空。寄语征西将,无矜猎犬功。
减字浣溪沙/浣溪沙 其一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再送潘仲宝兼寄彭城交旧
风雨扁舟幸少留,为君持酒话徐州。白鱼紫蟹秋初美,戏马飞鸿梦屡游。二阮年来知健否,季真老去尽归休。白云庄畔多闲地,不惜横刀直换牛。
浏览全部 916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