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杜臆》:与其二意相似,……“弱袅袅”、“女儿腰”,老人语,却自风致。
《杜诗详注》:自春入夏,所咏花木禽鸟,俱随时托兴者;独柳色夏青,而仍经摧折,故感慨终焉。
《读杜心解》:此与“手种桃李”章不同,乃好物不坚牢之意,盖以自况也。
《杜诗镜铨》:俚句是乐府体(“恰似十五”句下)。
以下总评《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曰:古诗不拘声律,自唐至令,诗人皆然,初不待破弃声律。诗破弃声律,老杜自有此体。如《绝句漫兴》、《黄河》、《江畔独步寻花》、《夔州歌》、《春水生》,皆不拘声律,浑然成爱,新奇可爱,故鲁直效之。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香山鼻祖。
《麓堂诗话》:杜子美《漫兴》诸绝句,有古《竹枝》意,跌宕奇古,超出诗人蹊径。韩退之亦有之。
《杜臆》:兴之所到,率然而成,故云《漫兴》,亦《竹枝》、乐府之变体也。“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领。愁不可耐,故借目前景物以发之。杨铁厓曰:学杜者先得其性情语言而后可;得其性情语言,必自《漫兴》始。
《杜诗详注》:申涵光曰:绝句,以浑圆一气,言外浑然为正,王龙标其当行也,太白亦有失之轻者,然超铁绝尘,千古独步。惟杜诗别是一种,能重而不能轻,有鄙俚者,有板涩者,有散漫潦倒者,虽老放不可一世,终是别派,不可效也……“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语尚轻便;“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似今小说演义中语;“糁径杨花铺白毡”,则俚甚矣。
《读杜心解》:七言绝句,至龙标、太白,入圣矣。少陵自是别凋。然宋、元以还,每以连篇作意,别见新裁。王、李遗音,已成《广陵散》;渊源故多出自少陵也,特声韵比杜谐贴耳。明空同、大复,多效此种。
《杜诗镜铨》:绝句以太白、少伯为宗,子美独创别调,颓然自放中,有不可一世之概,卢德水所谓“巧于用拙,长于用短”者也。
吹笛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杂曲歌辞 少年行三首
马上(一作骑马)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春日江村五首 其三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岂知牙齿落,名玷荐贤中。
夏日李公 见访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预恐尊中尽,更起为君谋。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其二
天寒鸟已归,月出人更静。土室延白光,松门耿疏影。跻攀倦日短,语乐寄夜永。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大师京国旧,德业天机秉。从来支许游,兴趣江湖迥。数奇谪关塞,道广存箕颍。何知戎马间,复接尘事屏。幽寻岂一路,远色有诸岭。晨光稍曚昽,更越西南顶。
桔柏渡
青冥寒江渡,驾竹为长桥。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 连笮动袅娜,征衣飒飘飖。急流鸨鹢散,绝岸鼋鼍骄。 西辕自兹异,东逝不可要。高通荆门路,阔会沧海潮。 孤光隐顾眄,游子怅寂寥。无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浏览全部 1586 首
姑苏竹枝词
吴门二月柳如眉,谁家女儿歌《柳枝》。歌声袅袅娇无力,恰如杨柳好腰肢。
折杨枝
官(一作空)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柳塘春
春塘二月春波深,杨柳濯濯弄轻阴。微风袅袅金虫落,隔屋两两黄鹂吟。飞花莫遣度流水,化作浮萍无定止。折时须折最长条,堤边系取木兰桡。
次韵西湖竹枝词 其二
柳叶如眉枝似腰,赠郎辄挽最长条。条长即与侬心远,不是为侬春态娇。
婆罗门引 其三 晋臣张灯甚盛,索赋。偶忆旧游,未章因及之
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人间叠作仙鳌。最爱金莲侧畔,红粉袅花梢。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曲江画桥。记花月、可怜宵。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人共柳、那个无聊。
折杨枝
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 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