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杜臆》:与其二意相似,……“弱袅袅”、“女儿腰”,老人语,却自风致。
《杜诗详注》:自春入夏,所咏花木禽鸟,俱随时托兴者;独柳色夏青,而仍经摧折,故感慨终焉。
《读杜心解》:此与“手种桃李”章不同,乃好物不坚牢之意,盖以自况也。
《杜诗镜铨》:俚句是乐府体(“恰似十五”句下)。
以下总评《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曰:古诗不拘声律,自唐至令,诗人皆然,初不待破弃声律。诗破弃声律,老杜自有此体。如《绝句漫兴》、《黄河》、《江畔独步寻花》、《夔州歌》、《春水生》,皆不拘声律,浑然成爱,新奇可爱,故鲁直效之。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香山鼻祖。
《麓堂诗话》:杜子美《漫兴》诸绝句,有古《竹枝》意,跌宕奇古,超出诗人蹊径。韩退之亦有之。
《杜臆》:兴之所到,率然而成,故云《漫兴》,亦《竹枝》、乐府之变体也。“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领。愁不可耐,故借目前景物以发之。杨铁厓曰:学杜者先得其性情语言而后可;得其性情语言,必自《漫兴》始。
《杜诗详注》:申涵光曰:绝句,以浑圆一气,言外浑然为正,王龙标其当行也,太白亦有失之轻者,然超铁绝尘,千古独步。惟杜诗别是一种,能重而不能轻,有鄙俚者,有板涩者,有散漫潦倒者,虽老放不可一世,终是别派,不可效也……“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语尚轻便;“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似今小说演义中语;“糁径杨花铺白毡”,则俚甚矣。
《读杜心解》:七言绝句,至龙标、太白,入圣矣。少陵自是别凋。然宋、元以还,每以连篇作意,别见新裁。王、李遗音,已成《广陵散》;渊源故多出自少陵也,特声韵比杜谐贴耳。明空同、大复,多效此种。
《杜诗镜铨》:绝句以太白、少伯为宗,子美独创别调,颓然自放中,有不可一世之概,卢德水所谓“巧于用拙,长于用短”者也。
前出塞九首 其四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天池
天池马不到,岚壁鸟才通。百顷青云杪,层波白石中。郁纡腾秀气,萧瑟浸寒空。直对巫山出,兼疑夏禹功。鱼龙开辟有,菱芡古今同。闻道奔雷黑,初看浴日红。飘零神女雨,断续楚王风。欲问支机石,如临献宝宫。九秋惊雁序,万里狎渔翁。更是无人处,诛茅任薄躬。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其一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
海内文章伯,湖边意绪多。玉尊移晚兴,桂楫带酣歌。春日繁鱼鸟,江天足芰荷。郑庄宾客地,衰白远来过。
佐还山后寄三首 其一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到,村(一作林)黑鸟应栖。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
村雨
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挈带看朱绂,开箱睹黑裘。 世情只益睡,盗贼敢忘忧。松菊新沾洗,茅斋慰远游。
浏览全部 1586 首
姑苏竹枝词
吴门二月柳如眉,谁家女儿歌《柳枝》。歌声袅袅娇无力,恰如杨柳好腰肢。
折杨枝
官(一作空)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柳塘春
春塘二月春波深,杨柳濯濯弄轻阴。微风袅袅金虫落,隔屋两两黄鹂吟。飞花莫遣度流水,化作浮萍无定止。折时须折最长条,堤边系取木兰桡。
次韵西湖竹枝词 其二
柳叶如眉枝似腰,赠郎辄挽最长条。条长即与侬心远,不是为侬春态娇。
婆罗门引 其三 晋臣张灯甚盛,索赋。偶忆旧游,未章因及之
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人间叠作仙鳌。最爱金莲侧畔,红粉袅花梢。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曲江画桥。记花月、可怜宵。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人共柳、那个无聊。
折杨枝
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 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