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杜二家诗钞评林》:兴慨古今,言简意尽,《襄阳曲》要不出此。
《李杜诗通》:西曲《襄阳乐》,咏大堤女郎。此咏襄阳土风,兼及羊祜、山简事,四解相承,总归于行乐,如贯珠然。
《唐宋诗醇》:“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不如此寄慨之深。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真堪堕泪。
别鲁颂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抱石耻献玉,沈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巴女词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赠张公洲革处士
列子居郑圃,不将众庶分。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闻。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每将瓜田叟,耕种汉水濆。时登张公洲,入兽不乱群。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杂曲歌辞 远别离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一作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公无渡河
黄河西来决昆崙,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烟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浏览全部 1118 首
咏史诗 岘山
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松间残露频频滴,酷似当时堕泪人。
留别吴鹿友中丞 留别吴鹿友中丞 其二
已为苍生病,仍成社稷功。伏床亲草檄,裹药自临戎。毳帐连宵北,衮衣信宿东。岘山碑可续,堕泪古今同。
岘山秋晚图
太山高嵯峨,小山低㟝嵝。清江锦树带秋烟,烟际人家在林薮。荆河迤南三岘山,此图定绘襄阳否。诗人翰墨丹青手,落笔天机随所有。岘首真在襄阳西,遥观汉水含风漪。上有龟龙一片石,云是羊公堕泪碑。试披禹迹考地志,画师宁免诗人疑。且看满眼江山好,休作燕人过晋悲。
送惠空北游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点绛唇
岘首亭空,劝君休堕羊碑泪。宦游如寄。且伴山翁醉。说与鲛人,莫解江皋佩。将归思。晕红萦翠。细织回文字。
岘山亭
岘山亭是昔人非,忍读羊公堕泪碑。回首山翁花下处,凄凄芳草晚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