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杜二家诗钞评林》:兴慨古今,言简意尽,《襄阳曲》要不出此。
《李杜诗通》:西曲《襄阳乐》,咏大堤女郎。此咏襄阳土风,兼及羊祜、山简事,四解相承,总归于行乐,如贯珠然。
《唐宋诗醇》:“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不如此寄慨之深。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真堪堕泪。
古风 其二十七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宿无相寺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其二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赠参寥子
白鹤飞天书,南荆访高士。五云在岘山,果得参寥子。肮脏辞故园,昂藏入君门。天子分玉帛,百官接话言。毫墨时洒落,探玄有奇作。著论穷天人,千春秘麟阁。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余亦去金马,藤萝同所欢。相思在何处,桂树青云端。
送别得书字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浏览全部 1118 首
咏史诗 岘山
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松间残露频频滴,酷似当时堕泪人。
留别吴鹿友中丞 留别吴鹿友中丞 其二
已为苍生病,仍成社稷功。伏床亲草檄,裹药自临戎。毳帐连宵北,衮衣信宿东。岘山碑可续,堕泪古今同。
岘山秋晚图
太山高嵯峨,小山低㟝嵝。清江锦树带秋烟,烟际人家在林薮。荆河迤南三岘山,此图定绘襄阳否。诗人翰墨丹青手,落笔天机随所有。岘首真在襄阳西,遥观汉水含风漪。上有龟龙一片石,云是羊公堕泪碑。试披禹迹考地志,画师宁免诗人疑。且看满眼江山好,休作燕人过晋悲。
送惠空北游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点绛唇
岘首亭空,劝君休堕羊碑泪。宦游如寄。且伴山翁醉。说与鲛人,莫解江皋佩。将归思。晕红萦翠。细织回文字。
岘山亭
岘山亭是昔人非,忍读羊公堕泪碑。回首山翁花下处,凄凄芳草晚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