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曰:浩然《夜归鹿门寺歌》云:“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迹乘舟归鹿门。”不若岑参《巴南舟中即事》诗云:“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渡喧。”岑诗语简而意尽,优于孟也。
《瀛奎律髓》:句句分晓,无包含而自在,起句十字尤绝唱。
《唐诗归》:谭云“清”字妙。又云:使事妙(“见雁”句下)。又云“积”字有身份。钟云:此“论”字着“秋月”上便妙。谭云:“不堪论”三字,于秋月乃是确评,移用三时不得。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盛唐所尚,不出二种,一则高华,一则清逸,岑二作兼之,安可谓高、李所选外无诗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抚时写景,思乡忆远,情见乎辞。《玉屑》谓五、六羁旅句法。
《唐诗矩》:前后两截格。五、六语稍常,然“积”字却见盛唐人手法。 亦即前篇(按指《晚发五渡》)之意,格法一变。
《唐三体诗评》:“清”字、“点”字衬出远近,自觉生动。
《唐诗成法》:一、二已含思家意,下即当接五、却插夜景二句一间,然后转出“猿,”、“雁”、“乡”、“泪”,气方深厚。“孤舟”,“夜”还题,“万里”结五、六。“秋月”补时,兼还题中“夜”字;“不堪论”犹少陵“中天月色好谁看”也。通篇皆写事。
《近体秋阳》:结语截然,有气魄,有断制,一语使通篇焕发;“不堪论”奇绝。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第五是眼前新语。情事婉出,便成合作。第五最作意,句六对亦见黯然。胡宸诏曰:“枳”字字法有力,结浑。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起二句暗合孟公。同时人,定非相袭。清妥之作,未为极笔。无名氏(乙):得力在首五字。第二句“清”字佳。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树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长不改。寂寞无人空旧山,圣朝无外不须关。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苍苔白骨空满地,月与古时长相似。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故人方乘使者车,吾知郭丹却不如。请君时忆关外客,行到关西多致书。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堆(即堆)。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幸得趋幕中,托身厕群才。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长廊列古画,高殿悬孤灯。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侧闻樵人言,深谷犹积冰。久愿寻此山,至今嗟未能。谪官忽东走,王程苦相仍。欲去恋双树,何由穷一乘。月轮吐山郭,夜色空清澄。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旧居缑山下,偏识缑山云。处士久不还,见云如见君。别来逾十秋,兵马日纷纷。青溪开战场,黑谷屯行军。遂令巢由辈,远逐麋鹿群。独有南涧水,潺湲如昔闻。
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在蜀)
不谢古名将,吾知徐太常。年才三十余,勇冠西南方。顷曾策匹马,独出持两鎗。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卿月益清澄,将星转光芒。复居少城北,遥对岷山阳。车马日盈门,宾客常满堂。曲池荫高树,小径穿丛篁。江鸟飞入帘,山云来到床。题诗芭蕉滑,对酒棕花香。诸将射猎时,君在翰墨场。圣主赏勋业,边城最辉光。与我情绸缪,相知久芬芳。忽作万里别,东归三峡长。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 其一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
浏览全部 429 首
巴南舟中夜市
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流喧。 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孤舟万里外,秋月不堪论。
晚泊七里滩
天晚日沈沈,归舟系柳阴。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
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菩萨蛮 乡居度夏
江山满目游难遍,行云驿路朝朝见。宿雨又新晴,林花照眼明。一霎中元近,未接鸿都信。掩户欲黄昏,素襟清泪痕。
寄大人二首 其二
极目思乡国,千山更万津。庭闱劳梦寐,道路厌埃尘。诗礼闻相远,琴樽谁是亲。愁看罗袖上,长揾泪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