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这是一首怀念中原故土的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全词上片着重抒情,而情中带景;下片侧重写景,而景中含情,整首词于清婉中含沉重的伤时感乱之情,流丽而有沉郁之致。题为“彭浪矶 ”,当是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而作,矶在长江边,与江中的大、小孤山相对。
起首二句叙事即景自寓身世经历 。乘一叶扁舟,到江南去避难作客,仰望那长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复相类。两句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亦赋亦比亦兴,起得浑括自然。“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两句写回首北望所见所感。中原失守,国士同悲。这两句直抒情怀,略无雕饰,取景阔大,声情悲壮。
过片“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两句,收回眼前现境。薄暮时分,泊舟矶畔,但见江中的碧山正为暮霭所笼置 ,矶边的汀洲,芦根残存,枫叶飘零,满眼萧瑟冷落的景象。这里写矶边秋暮景色,带有浓厚的凄清黯淡色彩,这是词人在国家残破、颠沛流离中的情绪的反映。“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两句总收,点明自己“辞乡去国”以来的心情。日落时分,往往是增加羁旅者乡愁的时刻,对于作者这样一位仓皇避难的旅人来说,他的寂寞感、凄凉感不用说是更为强烈了。渐趋平缓的江波,在这里恰恰反托出了词人不平静的心情。
这首词上片着重抒情,而情中带景;下片侧重写景,而景中含情。全篇清婉而又沉郁,有慷慨悲歌之新境界。
蓦山溪 其二
琼蔬玉蕊。久寄清虚里。春到碧溪东,下白云、寻桃问李。弹簧吹叶,懒傍少年场,遗楚佩,觅秦箫,踏破青鞋底。河桥酒熟,谁解留侬醉。两袖拂飞花,空一春、凄凉憔悴。东风误我,满帽洛阳尘,唤飞鸿,遮落日,归去烟霞外。
乌夜啼
翦胜迎春後,和风入律频催。前回下叶飞霜处,红绽一枝梅。正遇时调玉烛,须添酒满金杯。寻芳伴侣休闲过,排日有花开。
西江月 其三
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从来颠怪更心风。做尽百般无用。屈指八旬将到,回头万事皆空。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般做梦。
朝中措 其四 上元席上和赵智夫,时小雨
东方千骑拟三河。灯夕试春罗。想是蟾宫高会,暂留暮雨姮娥。使君燕喜,王孙赋就,桃叶秋波。弱柳移来娇舞,落梅换了行歌。
鹧鸪天 其一
草草园林作洛川。碧宫红塔借风烟。虽无金谷花能笑,也有铜驼柳解眠。春似旧,酒依前。何妨倚杖雪垂肩。五陵侠少今谁健,似我亲逢建武年。
鹧鸪天 其一十
天上人间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一杯能变愁山色,三盏全迥冷谷春。欢后笑,怒时瞋。醒来不记有何因。古时有个陶元亮,解道君当恕醉人。
浏览全部 289 首
晓过洞庭湖
渺渺湖光接素秋,雁声嘹呖满汀洲。孤舟唤醒还家梦,枫叶芦花一片愁。
晚次湖口有怀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题盛苍崖雁
八月鸿雁来,往彼天南陬。前飞倦已息,后至饥相求。日落洞庭晚,风高彭蠡秋。彭蠡多蒹葭,远近弥汀洲。恒恐羽毛损,稻粱非所谋。寒门阻冰雪,异乡安可留。徘徊念其族,天外复千俦。身今万里客,肉非九鼎羞。慎为弋者获,远寄征人愁。愿以海为池,上同朱凤游。饮啄全微躯,不愧波上鸥。
晚步南城下
冷云堆屋晚仍春,惘惘人行陌上昏。飞去飞来沙上雁,去年洲渚旧芦根。
因冷感兴
风满孤城泪满巾,高寒偏傍薄衣人。晴烟亦逐阴云冷,诗思应随白发新。归去此身方属我,愁来何事最伤神。边陲戍马中原盗,惆怅羞称自靖臣。
兰陵王 如皋作
水光定。明月流黄共映。鸳衾冷、罗绮旧情,牡蛎窗前客孤凭。新霜糁翠鬓。休问。流红暗径。朱楼晚、回首昔时,曾画山眉对妆镜。愁孕有谁讯。便蚁酒重斟,麝煤都烬。秋风孤棹波清瑩。和雁羽汀洲,荻花江国,新诗随处自题咏。管弦转愁听。幽兴。且追趁。甚锦字筝调,心字香印。高城远隔天涯近。枉合贮钿钗,彩成花胜。匆匆归也,待寄与,泪懒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