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竹坡诗话》:郑谷雪诗,如“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之句,人皆以为奇绝,而不知其气象之浅俗也。东坡以谓此小学中教童蒙诗,可谓知言矣。然谷亦不可谓无好语,如“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风味固似不浅,惜乎其不见赏于苏公,遂不为人所称耳。
《藏海诗话》:“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登临独无语,风柳自摇春”,郑谷诗。此二联无人拈出。(注评:“月黑见梨花”,此语少含蓄,不如义山“自明无月夜”之为佳也。)
《诗人玉屑》:“眼用活字”:五言以第三字为眼,七言以第五字为眼……“春阴妨柳絮,月夜见梨花。”
《近体秋阳》:奇押会使全句都灵(“秋千”句下)。描摹阴冥天、刻想逸韵(“月黑”句下)。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用字妙,此诗眼也(“春阴”句下)。
《秋窗随笔》:郑谷“月黑见梨花”,佳句也,不及退之“白花倒烛无夜明”为雄浑,读之气象自别。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记自十四五时爱此诗,以为得寒食天气、心情,今三十余年矣,每一讽之,仍不能全去。后来周清真词“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仿佛此意,而逊其工妙远矣。字似嫩,而有情味(首二句下)。“妨”字,“见”字,皆造微景,与情并到(“春阴”联下)。
访题进士孙秦延福南街居
多病久离索,相寻聊解颜。短墙通御水,疏树出南山。岁月何难老,园林未得还。无门共荣达,孤坐却如闲。
松
下视垂杨拂路尘,双峰石上覆苔文。浓霜(一作霜浓)满径无红叶,晚日(一作日晚)高枝有白云。春砌花飘僧旋扫,寒溪子落鹤先闻。那堪寂寞悲风起,千树深藏李白坟。
闻所知游樊川有寄
谁无泉石趣,朝下少同过。贪胜觉程近,爱闲经宿多。片沙留白鸟,高木引青萝。醉把渔竿去,殷勤藉岸莎。
西蜀净众寺松溪八韵兼寄小笔崔处士
松因溪得名,溪吹答松声。缭绕能穿寺,幽奇不在城。 寒烟斋后散,春雨夜中平。染岸苍苔古,翘沙白鸟明。 澄分僧影瘦,光彻客心清。带梵侵云响,和钟击石鸣。 淡烹新茗爽,暖泛落花轻。此景吟难尽,凭君画入京。
长江县经贾岛墓
水绕荒坟县路斜,耕人讶我久咨嗟。重来兼恐无寻处,落日(一作日落)风吹鼓子花。
雁
八月悲风九月霜,蓼花红淡苇条黄。石头城下波摇影, 星子湾西云间行。惊散渔家吹短笛,失群征戍锁残阳。 故乡闻尔亦惆怅,何况扁舟非故乡?
浏览全部 351 首
旅寓洛南村舍
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 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
共城十吟 春郊閒居 其五 春郊寒食
郭外花亦繁,不谓繁华失。幸非在郭中,不见繁华物。不寒不暖天,半阴半晴日。花外鞦韆鸣,月隔鞦韆出。
杨柳枝 其二
金堤堤上一林烟,况近清明二月天。别有数枝遥望见,画桥南面拂鞦韆。
清平乐 平遥道中
娇云弄暖。马上春衫换。不似去年正月半。人在画乌亭畔。垂杨巷陌人家。鞦韆红索低斜。全是清明风景,粉墙祇欠梨花。
和北吴歌(有引) 其九
芳郊走马踏青行,随意空城春草生。绿柳阴中鞦韆影,游人知道是清明。
梨花
办取看花沽酒钱,素肌娇怯冷笼烟。愁遗弟子离园日,泪尽宫妃过驿年。缟夜露零啼恨湿,扶春雪压洗妆妍。鞦韆院落清明近,绝艳能期月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