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白雨斋词话》称此词“婉转缠绵,深情一往,”《宋词选释》也称其“景丽而情深”,皆为深透之语,道出了此词的艺术风格所在。全词以闲雅的笔调和深婉的情致,抒写了春日闺思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纯美的词境。
上片以轻倩妍秀的笔触 ,描写室外美好的春景。
起首三句描绘柳丝长长 、桃叶细嫩 、深院空寂的景色 ,烘托春日寂静的气氛。“无人到”上加一“断”字,便有怨意,为结处写情作了铺垫。歇拍三句写院中的景物:淡淡的红日照进院子里,浓绿的树丛笼罩着漠漠轻烟 ,传来了流莺三两声鸣啭。一“淡”字,写出春天初阳的特色。空中水气弥漫,故太阳淡而无光。绿烟,指草木间的烟霭。末句以莺声反衬深院的寂静。
过片三句,转写室内的情景:闺中人雪白的肌肤透出了浓香,脸上浅红色的娇晕也消褪了,那绣在枕头上、低压着枝梢的花儿十分美好。雪,喻女子莹白的肌肤;檀晕,浅红色的妆晕。上两句暗示闺人一夜独眠,辗转不寐,故妆残晕少 。“枕上”句,隐喻闺人之美 ,故见枕上花枝而益增枨触。三句语浅情深,含蓄蕴藉,深婉曲折,颇为耐人寻味。结拍三句,春思,犹言春情、春愁,指闺人在春日的情思。“晓妆”句 ,意与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相近,而情韵似更胜,真能写得出“寻思”的神理。春日里,闺中人闲愁深重,起床后也迟迟不愿去梳妆独自在寻思清晓的残梦。这三句含而不露,无限幽怨尽在不言之中。词中人梦境的内容,作者没有道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玉楼春 其一
雕鞍好为莺花住。占取东城南陌路。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更漏子 其一
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数书期,寻梦意,弹指一年春事。新怅望,旧悲凉,不堪红日长。
诉衷情令 其六
长因蕙草记罗裙。绿腰沈水熏。阑干曲处人静,曾共倚黄昏。风有韵,月无痕。暗消魂。拟将幽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
木兰花 其三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诉衷情令 其一
种花人自蕊宫来,牵衣问小梅。今年芳意何似,应向旧枝开。凭寄语,谢瑶台,客无才。粉香传信,玉盏开筵,莫待春回。
南乡子 其四
何处别时难,玉指偷将粉泪弹。记得来时楼上烛,初残。待得清霜满画阑。不惯独眠寒,自解罗衣衬枕檀。百媚也应愁不睡,更阑。恼乱心情半被闲。
浏览全部 296 首
长相思 其一
晓寒生。晚寒生。淡淡阴中薄薄晴。流莺三两声。晓山横。晚山横。芳草连云尚未能。春风千里情。
鬲溪梅令 咏鸾枝花
妆台长记别离时。小横枝。几度疑桃辨杏、眼迷离。玉纤匀淡脂。女床何处觅鸾栖。未归迟,偷把玉箫闲倚、月明吹。锦衾春思迷。
寄外
帘里孤灯觉晓迟,独眠留得宿妆眉。珊瑚枕上惊残梦,认得萧郎马过时。
诉衷情 其四
晓来妆竟倚芙蓉。金缕地衣重。南枝晴日梅小,娇憨向东风。朱槛傍,翠楼中。篆香浓。尊前心事,梦里柔情,到几时穷。
诉衷情 其二
梅枝娇小柳丝青。芳草曲池晴。画帘长日垂地,花外听流莺。铅粉薄,黛螺轻。倩妆成。十分芳意,一面风华,最系人情。
采桑子 其三
南枝淡伫无妖艳,蜡蕊羞黄。争似红妆。不假施朱弄晓光。雪融日暖琼肌腻,酒晕生香。桃脸相当。尤笑桃花混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