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济源(明·李贤(原德))
四面岚光列翠峰,怀州西畔有奇踪。羊肠路险中原隔,济渎源深北海通。盘谷高风归李愿,太行遗事慕梁公。我来游览逢秋暮,烟景萧条落照中。
和陶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四(明·李贤(原德))
峚山产丹木,益寿同昌阳。丹泉出其下,汩汨源流长。就中多瑜瑾,润泽生辉光。玉膏可为馔,曾兹飨轩黄。
和陶诗 停云(明·李贤(原德)) 其二(明·李贤(原德))
停云既浓,零雨其濛。怀我良人,阻海与江。明月何来,照我轩窗。愿言相忆,不遐以从。
和陶诗 赠羊长史(明·李贤(原德))
皞皞不复见,斯民但欢虞。君今向关陕,为我访遗书。两汉存旧迹,想见东西都。望望入秦川,商颜正当踰。绮皓有遗庙,佳气还扶舆。斯人虽已没,名与天壤俱。椒浆可致奠,不必久踟蹰。深谷空逶迤,紫芝今何如。闲云翳层岭,零露盈春芜。吊古动高兴,幽景良足娱。若人去云久,尘世迹已疏。我亦欲遐览,一使襟抱舒。
追思先母(明·李贤(原德))
慈母殷勤岁月多,一门百口赖调和。堂前香暖双姑馔,灯下声寒五夜梭。釜禄方期延寿考,桑田忽讶变沧波。徒将富贵成哀感,罔极深恩可奈何。
和陶诗 咏贫士七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咏贫士七首 其七(明·李贤(原德))
昔闻徐孺子,高风擅南州。岂无倜傥士,邈焉无前俦。所以陈蕃榻,不肯下凡流。当时有高识,深为苍生忧。亦欲回狂澜,斯志竟难酬。吾生千载后,徒兹慕前脩。
浏览全部 326 首
和陶诗 答庞参军(明·李贤(原德)) 其一
林下优游,伴我惟书。有琴一张,聊以自娱。尚志伊何,居我广居。不求闻达,终矣敝庐。
时运(并序)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延目中流,悠悠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静,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一章)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二章)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三章)
赠日者薛东湖
抱疴蓬庐下,白日背我驰。我生已如此,天命复奚疑。悠哉东湖水,不迎亦不随。相对澹无语,可以乐我饥。
答王门子诗 其四
诗亦有言,兄弟无远。矧我暨尔,姻媾缱绻。猗人其来,青阳载婉。言归于好,如彼琴管。
和徐径坂 其二
予归假阖庐,守曰于我馆。风雨已遁逃,云山况奇观。径坂形声诗,蓬莱名遂远。求仁居之安,是宅靡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