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风雨种竹(以下次陈锦衣廷用韵)
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
斋和居世赏编修韵
半夜开门雪满坡,清吟无奈玉人何。人间路与红尘隔,天上春随翠辇过。灵吹下时神语寂,琼楼高处晓寒多。笙箫本是虞廷乐,不为秋风遣棹歌。
游城西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时用倡和四首 其四
残樽系马立斜阳,忽送秋声满树凉。花落始知留客久,雨来偏为作诗忙。山堂竹户寒犹闭,石径苔泥滑不妨。独有园人爱沾洒,不随僮仆问归装。
西山三首 其一
日日车尘马足间,梦魂连夜到西山。近郊地在翻成远,出郭身来始是闲。云里荡胸看缥缈,溪边洗耳听潺湲。秋风忽散城头雨,先为游人一解颜。
长沙竹枝歌十首 其十
长沙少年无奈春,青衫白面不生尘。劝君莫向湘潭住,江燕衔泥解涴人。
游城西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时用倡和四首 其一
漫忆江湖万里游,西园风景似南州。青苔地湿频经雨,白苎凉生不待秋。尘事已醒前日梦,岁华空白几人头。松醪载得浑拚醉,莫遣飞花浪作愁。
浏览全部 349 首
台州八忠祠歌
忠义不易得,得之况一乡。伟哉革除年,八公先后慨以慷,梓里千载生辉光。王修撰,广德亡。郑行人,东平戕。萧县不受胁,力战殉封疆。京师既陷徐卢执,同日又杀两侍郎。但见周公,不见成王。掷笔痛哭,大呼高皇。秦法未闻诛十族,得祸之惨无如缑城方。骈首八百七十人,焉能活我贤太常。叶公指斥亦遭戮,至今史笔犹煌煌。旧闻祠中列林郑,号为十烈同享尝。不知何时去徐叶,毋乃讨论未之详。我读《逊国忠臣记》,内有刑部司务郎。自号塞翁亦台士,夔庆万里从奔藏。石楼顾老变名姓,扣角高歌《饭牛行》。春坊遭劓事非实,要亦节概殊寻常。八忠十烈未足尽,俎豆增祀宜一堂。吁嗟乎,金川门启迎燕王,景隆之罪万死奚足偿。洪武养士三十载,可无义士扶伦纲。君不见,赤城郡中忠烈气,蒸作彤云万丈芒。
赠郑夫子鲂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校礼记注
圣王遗迹付飞烟,收拾流传几历年。后戴别分曲台传,皇熊初为郑公笺。欲将宋椠填遗字,更拟唐碑校昔贤。却怪后人轻正义,卫陈俗说竞纷然。
和冯慕冈年兄五诗 械系吟 其二 易帽吟
昔闻头象天,无乃非骨肉。我生发未燥,郑重忻修沐。郑重固郑重,小帽如冠玉。乌纱贵且荣,乃至忘初服。我首生于天,可黝亦可华。我冠制于君,可帽可乌纱。皇恩自浩阔,髡钳不汉家。易冠以小帽,不殊纯易麻。帽下头颅直,一举戴旻苍。上士薄斯语,不冠忧惶惶。中士契斯语,不冠乐洋洋。下士嗤斯语,不冠胡凉凉。相契不相薄,毋宁幸相嗤。贤人解其冠,天下无宁时。
读列子 其一
嗟嗟子列子,居郑四十年。国君卿大夫,无人知其贤。子阳不好士,遗粟以人言。当年有饥色,后世称神仙。
五音秋日避兵村舍作 其一十二
乡校真成毁,于今叹郑侨。道穷冠作溺,风变室为鸮。无力狂澜挽,何时块垒消。昔贤都讲地,怅望一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