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载和答诸友
我阅丘中石,?屃特见此。天不生廉隅,荡矣若加砥。但嫌色相在,雨洗常出紫。坦坦宜坐人,喻千溢其美。未如清凉达,所容不拘几。可拔岂万年,菱溪笑穿市。夫差墓其侧,恃固乃经始。小类莫试剑,脆裂傍可耻。夜夜晒明月,玩弄少客喜。我来发豪吟,鹤涧应流水。初凭石乘兴,亦半因月起。百年择一胜,颇与赤璧比。有石无此月,其游亦漫矣。有月更有石,有诗兼称耳。下里和者多,声韵妙依倚。胸中各磊隗,争出言句里。何当拉诸君,我亦补芒履。明年待中秋,石游更堪拟。
雪鹤
何年白鹤辽东去,雪影翩翩唤不归。少保画图残粉在,令威城郭故人非。瑶台夜色迷丹顶,珠树春寒失缟衣。尘海别来三万日,碧云迢递忆高飞。
孝诗六章为颜季栗赋 其一 归骨操之一 其五 哀殒操之
嗟嗟违和,考实遘痾。嗟嗟痾沈,衋伤我心。鬼神其知兮,祈以身代。惟考生兮,我亦奚爱。
除夜留客
客会合时须有酒,岁乘除际可无诗。乾坤假我为逆旅,日月玩人犹小儿。黄屡相寻柰新历,白都不剩笑残髭。浮生踪迹任流止,见面尽强空尔思。
题蕉
老去山农白发饶,深帘晴日坐无聊。荣枯过眼无根柢,戏写庭前一树蕉。
光禄汝德
发舟自东川,行行渺西鹜。返照变湖色,四浸映浮树。轻风汎广水,低昂浪相互。亦复疏雨零,顷耳遂澄霁。延杯引丛语,殊莫省修路。遥睇君子居,聊赋停云句。欲撷汀洲芳,怅然无所遇。
浏览全部 1039 首
题竹赠潜溟
竹以比君子,所贵在幽贞。况当冰霜间,而有琤琤声。掩径翠蔼蔼,拂云玉亭亭。坐令炎嚣月,顿觉凉意生。我欲截为管,持之献明廷。铿然中律吕,永继韶钧鸣。
梦礼僧伽大士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譬如众声灭,初不闻余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竹歌答小竹子索句
有子居滇南,其名号为竹。拔乎云之巅,根于幽之谷。虚涵其有节,温润其如玉。其质瘦且直,其格雅不俗。纹之为青砚,春风满诗牍。调之为素琴,秋声凝夜曲。宜乎有缘人,采之置其屋。我今作长歌,预为斯人祝。
除日初度
魏其尽晦日,而我乃更生。亦有崒嵂气,中之毛骨清。他乡遂除岁,爆竹此何声。灯烬飘窗落,因风吹梦成。
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青琐昼无尘,碧梧阴似水。高张朱弦琴,静举白玉指。洞箫又奏繁,寒磬一声起。鹤警风露中,泉飞雪云里。泠泠分雅郑,析析谐宫徵。座客无俗心,巢禽亦倾耳。卫国知有人,齐竽偶相齿。有时趋绛纱,尽日随朱履。那令杂繁手,出假求焦尾。几载遗正音,今朝自君始。
秋声
乔柯与长谷,秀色故未浼。秋风来吹之,声如振江海。怒号无晨夕,唱和若有待。翏翏遍坳洼,岂独缘?嵬。百川亦相投,取闹不知悔。竹篱更謞然,吕律焉足采。蜩螀岂知微,切切如怨憝。惟人亦吟哦,沸若烹鼎鼐。八荒同一鸣,静里安得在?独有虚室翁,恬然故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