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令。因受到当时新兴的散曲的影响,表现出散曲的白描、轻巧的特点,同时又保存了宋词的“骚雅”和疏淡。
词是通过心理活动来反映另一个人物的行动的 。
起笔直白,“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 ?”看到纱窗上有个人影映在,她想:是谁到自家的院子里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 ”。如果想折,就要让折花人好好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提出问题:这人是哪家人,要把花折到哪里去。“须插向、鬓边斜。”定折花人是女人,而家中的花,檐牙的树干高处的最好,索性把情况告诉她。要把好花插在鬓发旁边。在纱窗上的人影的动作中,看出折花者是一女性。折花者的动作也是借影子反映出来。而主人则也应是女性,而且是深居闺中的女性。
“檐牙,枝最佳”。“檐牙”,翘出如牙的屋檐边的建筑装饰。这是一片安静的乐土。高琢的檐牙,栽着好花,显示主人的身份定极高贵。而好花被折,未加阻拦主人的气度定很不凡 。 主人公不轻意走出闺房,只在房中轻轻告语。主人公应该是大家闺秀。刻画了性格温和、善良、爱美的女主人,所以对于折好花,对于折花的人,关切备至。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是细致的,反映人物的性格是鲜明的。
这首词是个很精致的作品。以散文化的特写,点出生活情景。描写人物的活动的心理较为含蓄。用词不精雕细琢,而崇尚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瑞鹤仙 其二 乡城见月
绀烟迷雁迹。渐断鼓零钟,街喧初息。风檠背寒壁。放冰蜍飞到,丝丝帘隙。琼瑰暗泣。念乡关、霜芜似织。漫将身、化鹤归来,忘却旧游端的。欢极。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柯云罢弈。樱桃在,梦难觅。劝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红楼夜笛。怕人间、换谱伊凉,素娥未识。
忆秦娥 阖闾
山无限。登山试望吴宫殿。吴宫殿。是藏深坞,是临清浅。
少年游 其二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南乡子 其二 塘门元宵
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余年又梦华。
一剪梅 其一 宿龙游朱氏楼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阑干。
步蟾宫 其二 春景
玉窗掣锁香云涨。唤绿袖、低敲方响。流苏拂处字微讹,但斜倚、红梅一饷。濛濛月在帘衣上。做池馆、春阴模样。春阴模样不如晴,这催雪、曲儿休唱。
浏览全部 102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