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舟中诵陶诗及诸葛传 其一
扣舷细读渊明句,出听还疑是水神。江上只逢名利客,人间无复有斯人。
送林干荣满归莆
天向东南聚众刚,义精仁熟乃真强。清名去作明时重,鲠论来为谏纸香。使指尚疑迟力荐,老夫何事不深藏。斯文归有王刘重,胡不骑云反帝乡。
吴大帝庙
曾是东南第一王,眼看此地六兴亡。东缘有酒登京口,西为无鱼忆武昌。非复虎臣陪殿上,空余猩鬼泣祠旁。何年并建琅玡庙,共对淮山草木长。
宁考神御奉安原庙 其五
禁殿薰风传赐敕,宫门晓日缓催班。小臣未报君恩重,耿耿孤君入梦间。
送李兄谒扬州帅
天生忠定公,为宋作柱石。扶日起东南,擎天补西北。戎和不肯受,国蹙欲日辟。坐收两河心,可制百年狄。谁能七十日,有此功赫奕。汪黄信血指,老桧甘愧色。云胡张赵间,不使虎而翼。循环起丁未,运至丁未极。成书遗后代,曰此寄庵力。思皇陈了翁,直谏少与匹。大科得闻孙,不救元符阨。谠议竟莫伸,嗟哉有何益。令人读遗事,一饭三叹息。某昔守樵川,尊俎折群贼。乌洲聚名胜,花阴满光泽。通鉴揭纲目,国录为刊刻。嗟嗟斯文丧,吾道有余脉。感伤念理乱,同事异今昔。新从姑苏归,疾病久成癖。齐云标杰阁,鹊桥记归宅。伟哉子章子,为我得佳客。母是了翁孙,身为寄庵适。相求不相值,访我茅山侧。父昔仕九江,横金悲易箦。藁葬官路旁,过者为心恻。指囷与倒廪,纵性何所得。顾予把钓竿,欲子将焉获。世岂无忠宣,顾此舟中麦。
宁考神御奉安原庙 其三
太室祼将严体荐,景灵朝献荐牙盘。九重黼坐盘盂固,四海苍生奠枕安。
浏览全部 96 首
过营丘
营丘古齐国,绵历几千春。轨路偶经从,延瞰一悲辛。郛郭尽阡陌,濠湟半烟云。旦摇禾黍实,暮走狐兔群。陵迟世祀忽,变换民居新。庙寝想余基,文物忆前人。在昔商政熄,于时周德闻。圣贤相际会,文武共经纶。太公扶大业,伯夷守其仁。首阳遗节义,东海爵功勋。功勋谁独久?节义两同湮。物理有感触,长叹回吾轮。
八月十六日游水头 其二
马跑泉水水西头,当日帝丘成古丘。遥见双林青霭合,尚思千骑翠华游。
陈武帝宅遗址
霸先亦人杰,出自太丘陈。洗马初南迁,卜宅苕溪津。山川钟奇秀,末运生异人。出当梁祚衰,殷忧致经纶。拯溺济横流,受禅主生民。化家乃为国,霸业谁与伦。我来吊遗址,四望静无邻。狐兔窜古瓦,寒烟暮氛氲。哀泉泻幽壑,鬼火明荆榛。感此兴废理,乘时各有因。忧来藉芳草,叹息泪盈巾。
和陶诗 移居二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移居二首 其二(明·李贤(原德))
知己二三子,乘兴辄题诗。曲径不可涉,周道同所之。昕夕遂良晤,各免长相思。载酒共游赏,多在春秋时。丘轲去云远,文岂不在兹。呜呼颜何人,圣贤不我欺。
次陈世恭见寄韵
忽见新诗双眼明,暮云回首复愁生。杖藜不去千山隔,跃马能来半日程。江上莼鲈空感兴,山中鸡黍已渝盟。友生终不如兄弟,想见开尊对紫荆。
句 其四
堕杳霭更上,迎晖亭徙倚(双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