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 镈问耒 其八 斧问耒
大樗吾犹伐,小樗何畏蘖。吾缺犹俟磨,尔折将奈何。
中夜二首 其一
昼日苦卒卒,忽焉不加思。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虚云圣贤学,实从世俗归。虽耻犹奈何,长歌涕垂颐。
寄衡父满翁
只卓来篇不许双,社坛高处立旌幢。自知孤敌难为胜,欲竖长幡一面降。须学依墙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庞。何时玉手归重搦,笑倒秋醪潋滟缸。
哭诗六章 其二
朝哭声吁吁,暮哭声转无。声无血随尽,安得目不枯。目枯不足叹,无目心自安。目存多所见,不若无目完。
效古
流沙不胜车,弱水不载舟。谓言行子归,无苦事远游。寄子素丝裳,闻子衣苦单。失今不来还,岁晚将奈寒。
庭草 其一
庭草绿毰毸,庭花闲自开。长鸿抱寒去,轻燕逐春来。时节看风柳,生涯寄酒杯。伤春欲谁语,游子正徘徊。
浏览全部 480 首
方氏临清堂二首 其一
割取风烟归此堂,尘缨更好濯沧浪。青山屋上下流水,永日翻书乐未央。
秋日有怀乡国
长安久客逢摇落,不独悲秋更忆乡。潘岳二毛行欲变,渊明三径已应荒。书裁尺素鸿难托,梦绕重湖蝶自狂。游宦十年归未得,尘缨却悔濯沧浪。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八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浣衣图
静女思归宁,浣衣拜高堂。隐士履贞固,濯缨视沧浪。苟有涓洁心,憔悴犹姬姜。常怀济时策,进退皆康庄。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 其二
久雨泥涂恶,春风草木花。相逢一笑乐,欲去百咨嗟。何日定行役,此时应到家。平居倾望意,汗漫正无涯。
同赋京尘
白日临黄道,红尘满玉京。长风吹不尽,骤雨洒还清。不放虚空快,应同世界生。随时势用壮,度隙体能轻。舞榭凝添恨,歌梁堕趁声。沧浪归有计,行矣濯吾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