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翰林范侍郎
进退为大节,君子贵其全。献替实大事,良臣所宜先。二者苟一失,胡得称至贤。况乃势利诱,中性殊易迁。趋时或勇锐,顾义少悫坚。昆山有良玉,烈燄不敢燔。太华有苍松,严霜岂能干。公以学行起,华涂三十年。器业饱夔卨,文章富云渊。徐行自廊庙,群望惟陶甄。适会薰风琴,为民更五弦。洁情思恤物,有道当危言。一旦谢簪绂,易若忘蹄筌。冥鸿飏云霄,老鹤得芝田。天真适旷荡,世网脱拘牵。安居返故里,盛事光尘寰。父老相叹诧,谓公乃神仙。士林素矜式,仰公如绮园。试阅前代史,昔人难比肩。尝闻乔与固,精诚动皇乾。愿仗至忠力,区区塞奔川。不幸遭戮辱,何由老林泉。徒使国士泪,至今为之潸。又闻广与受,知止皆求还。都门祖帐盛,乡里千金捐。青以大论议,寂寞空简编。犹有绘画手,屡将丹青传。四士所出处,得之皆一偏。惟公逢圣明,雍容卷舒间。任职思补报,乞身享安閒。素履瑩如玉,贵名重于山。知公享寿考,岁月方遐延。壮容换老骨,绿发藏华颠。谅公保福祚,子孙庆绵绵。高门纳驷马,旧物还青毡。令德终报验,化工可推研。小智泥畛域,通怀究渊源。方尔泥物我,其谁计寒暄。超遥诚自得,局缩亦徒然。再拜远门下,长吟歌此篇。
和陈图南州学石柱题名之作三首 其一
方柱镌题谁厌频,三年还见一番新。姓名已载推前达,行列犹虚待后人。清世云霄如坦道,壮夫思虑惜青春。琼瑶定得连城价,至鉴从来不贵珉。
和三月二十一日游海云
玉节重来镇此州,暂驱千骑上峰头。春阑好为良辰惜,俗乐谁知急景流。山色也疑今日盛,物情浑胜昔年游。登临赋咏知难再,持语乡人早借留。
和八日登高
八日登高九日同,拒霜宁有两般红。流阴渐老三秋后,嘉客相欢一醉中。尘里仙官应混俗,坐间谈麈自生风。龙山故事今辰会,虽欠笙歌不是空。
送修孺归通泉用陈图南韵
猿鹤皆飞昔日声,安车归去路岐平。高怀无累能知止,半禄虽微亦代耕。林下光阴尤觉永,环中气象有余清。尘埃满抱华颠客,笑指泉山羡此行。
北园
可爱北园景,春来游者多。欲知民乐否,处处是笙歌。
浏览全部 409 首
戊午喜罢和籴 其三
珍重萧滩刺史贤,能令四海遍皇恩。奏篇才上旋如请,明主何尝不可言。彼已任教书课最,若人方称册临轩。正愁举世皆喑哑,也有朝阳凤叫阍。
张几仲被 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 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八
士贵得所托,结根悲兔丝。长松在万仞,岂为寒暑移。道义倘可弃,投归吾不辞。区区寡所合,知我殆非私。
谢武肃王
云鹤性孤单,争堪名利关。衔恩虽入国,辞命却归山。
次韵答陈考城
袖里楞伽非世书,了知乾没未殊途。会携他日已漫刺,归谒南山五大夫。
长滩驿次韵陆惇礼留题二绝句 其二
当年狂直叩龙墀,谪堕闽山省旧非。须信宽恩若天地,才周岁律已容归。
再次韵答陈居仁二首 其二
丁年也办刺天蜚,几梦西垣与北扉。未簉时英书汗简,已烦溪友寄当归。桑榆境界宁辞冷,芹藻杯盘可得肥。说似故人应绝倒,衰颜五十盍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