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余乙巳春赴奉常召如京师五月四日至京口同似表叔易游北固甘露寺
招提殿阁郁嵯峨,占得江山气象多。一水下临萦素练,两山对峙叠青螺。乍欣心目到空阔,坐看风云相荡摩。景物自新人自老,旧游追忆奈愁何。
畴老修撰所藏华岳衡岳 图 华岳
往年跨马观羌戌,道历太华西临雍。伟哉造化巧凝结,元气孕此金芙蓉。平原陡起三万仞,峻屏却略罗秋空。巍然雄尊镇西极,众山班列如朝宗。天池潋滟喷山顶,泻作瀑布飞长虹。亭亭仙掌摩碧落,晓日照耀五指红。巨灵赑屃运神力,导河擘华留其踪。烟寒风远张超谷(自注:音欲),霞駮雾开毛女峰。希夷故隐今尚在,白云依旧时东封。回头一别二十载,不意见之图画中。生绡六幅挂清昼,隐耳飒飒闻松风。山中草木旧相识,恍如梦到云台宫。神游绝巘窥玉井,欲取莲藕根株通。好奇何必似韩子,悬崖侧足悲途穷。从公传此岳真相,永结清好无时终。
去岁道巴陵登岳阳楼以望洞庭真天下之壮观也因诵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句追 古今绝唱用以为韵赋诗十篇 其一
登楼窥洞庭,沧波渺无际。波间起飞龙,惨澹带云气。云雷倏变灭,天水共澄霁。矫首望君山,镜面青螺髻。
谒告迎奉闻亲闱有醴泉之除不胜庆抃作诗寄叔易季言二弟
薄宦便甘旨,两载官南徐。江山富佳致,足以为亲娱。昆弟尽在傍,承颜欢有余。宁知驿书召,结束趋征途。旅食寓京华,梦想怀庭除。宸恩赐清燕,天语闻都俞。兰省幸备员,匪才惭冒居。思亲动归兴,谒告之东吴。晓出通津门,轻舠泛汴渠。莺花已烂熳,榆柳正扶疏。去去指苕霅,行行远神都。中途闻吉语,动色观除书。天子隆孝治,朝廷优老儒。犬马志欲养,获此伸区区。丘山恩施重,蝼蚁轻捐躯。寓书东飞鸿,早早达吾庐。季也在亲侧,援琴方舞雩。聆音想慰怿,具驾无踟蹰。会言亦近止,期以薰风初。
九月八日渡淮
长淮渺渺烟苍苍,扁舟初脱隋渠黄。平生见此为开眼,况复乞身还故乡。嗟余涉世诚已拙,径步不虞机阱设。空余方寸炳如丹,北望此时心欲折。楚天清晓作轻寒,黄芦着霜声正乾。川回金碧隐窣堵,风远钟磬闻龟山。橹声呕轧归何处,笑指江皋寻旧路。松菊荒芜欲自锄,盗贼颠翻非所惧。蟹螯菊蕊风味遒,且须为尽黄金舟。世间种种如梦电,此物能消万古愁。
七峰诗序 妙高峰
叠嶪层峦枕碧流,七峰此地最奇幽。登临若会妙高意,便识德云真比丘。
浏览全部 1656 首
田家(四时) 其一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秋兴 其二
半夜惊梦回,桐叶纷索索。杖藜视天宇,雨罢云收脚。清风拂襟裾,片月堕篱落。嗟我游已倦,怅此久淹泊。豆畦今已花,稻垄行可穫。翻思黄卷中,古人谁可作。田园爱潜归,箪瓢识颜乐。譬彼鹪鹩心,平生在丛薄。
舟过湖洑泊丁山二首 其二
日下残红敛,烟升积翠重。鸥轻波浩荡,鱼乐自从容。野馌迎秋穫,邻讴相夜舂。田翁有真意,一笑酒中逢。
和陶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
东风才解冻,农事已开端。田夫竞力作,不获须臾安。渊明于是时,亦岂容坐观。日出负耒去,入夜乘牛还。宁不惮劳苦,要得逃饥寒。顾我独何幸,虽知稼穑难。逢秋但一饱,此外了不干。回首视渊明,已是增汗颜。那堪万事拙,只得长掩关。诵公穫稻句,倍为公兴叹。
归途马上二首 其二
赤叶江南少,黄花秋后开。禾场皆藁秸,茅屋半蒿莱。负日儿童乐,背人鸥鸟猜。归心已飘忽,鞭影顾裴徊。
书事 其一
长年穫稻时,人尽趋南亩。束薪固图售,求益敢屡拒。念昔居田园,连林恣斤斧。炊饮煮坡羹,徒闻乱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