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奉新宰杨廷秀携诗访别次韵送之
诚斋诗名牛斗寒,上规大雅非小山。向来志气薄黄散,忽为五斗辍万卷。儿童笑君非良图,丈夫出处宁知渠。吴公适为南州起,昔日河南今在此。好贤荐士任以身,门下贾生子其人。鄙夫料事倘不误,早寄重脩滕阁句。
次子中兄韵三首(壬午) 其一
献纳深惭杜少陵,骤纡皇眷秩频增。羽书日日惊飞电,给札归来欲饮冰。
送刘子和教授赴赣州兼简府主洪景卢二首 其二
藉甚书诗帅,中和正尔歌。人留河内寇,帝念禁中颇。余事裒丁志,多闻重乙科。固无官长骂,解使客毡多。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 其二
暮年桑苧毁茶经,应为征行不到闽。今有云孙持使节,好因贡焙祀茶神。
二月十五日同兄弟甥侄游西台次子载弟韵(丙戌)
地饮成真率,天风恕涩悭。台临平野迥,人对老僧閒。已是寻春至,仍容载月还。郊坰有如此,能不数追攀。
正月三日胡季亨及伯信仲威叔贤昆仲欧阳宅之李达可同自永和来雨中小集叠岫阁用金鼎玉舟劝酒下视梅林戏举说命五说戏祝六君蒙次前韵赋佳篇各徵旧事各以一篇为谢(癸亥) 答胡伯信
舟浮江海达于淮,不尽词源衮衮来。人是浴沂三益者,句成泛剡两佳哉。千钟但使尊中满,九秩从教案上开。却忆儿童聚嬉戏,争骑竹马弄泥孩。
浏览全部 890 首
李玄胄清慎帖赞
洗箕山之耳,缄周庙之口。雷孤竹之腹,策六马之手。清乎慎乎,有余缊乎。二者之间,吾其隐乎。
题潘好古诗卷
繄古道之久混兮,谓渭浊而泾清。耳所适以是悦兮,纷瓦釜兮雷鸣。岂大雅之不作兮,由世尚之所徵。何独子之好古兮,得非姱节而特行。念朱弦之既绝兮,岂鸾胶之足凭。谅吾朴之弗凿兮,又何恤乎亏成。振寥寥之孤响兮,嗟彼聋俗。而畴顾当郑卫之声哇兮,乃独唱乎咸濩。惟心游于太古兮,发冲泊之天趣。将抱瑟而从之兮,爰写余之中素。伫落月之遗音兮,渺松风于秋曙。
储居士真赞
敏以自求,仁而乐施。乡党怀其恕,朋友畏其义。悟幻妄之不留,惟精进之是利。故能告所厚而表其行,敛众美以昌其嗣。尚虑吾志之未孚,遂复有形于梦寐。呜呼,斯岂今人之愿力欤,见者宁不知愧。
鉴达观画像赞
寂然其容,万法不起。色固无求,不怒不喜。人自即之,其门如市。忽然探囊,辄起人死。本自无生,死亦何理。公能起之,如月在水。应物现形,本无作止。我复赞之,亦游戏耳。
僧溥雨?赞
充然其气之濡也,凝然其形之臞也。缤缤乎其雨华也,矻矻乎其?居也。遍满六虚不离一区,非有而有非无而无。卓卓乎,西方圣人之徒欤。
林文节绍圣日记前帖赞
史本乎公,不厌于复。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如王谊李祉之实迹,遍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郦保姓名,亦各不同。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直乞陛下且与含容。安焘面析章惇,以为乡风。此皆系其人之大节,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凡此帖纸之所具,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犹能秉直以写其衷。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本无所蔽蒙也。然于此时,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佩玉端委,接武夔龙,又何其无一言之献替,广于四聪耶。迎合于始,循默于终,而迄不免于党籍之归,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胜于直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