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分类绳尺》:平淡中亦有一种清味。
《诗薮》:子昂“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等句,平淡简远,王、孟二家之祖。
《唐风定》:每于结句情深,酷似摩诘。
《唐诗选评》:平大苍直,正字之以变古者,然蕴藉自在,未入促露。一结巧句雅成。
《唐律消夏录》:“遥遥”、“望望”,行役者实有此苦。“尽”字、“开”字,行役者实有此喜。“城分”、“树断”,行役者实有此景。“今日”、“谁知”,行役者实有此快活。“狂歌客”二字添得恰好。
《增订唐诗摘钞》:末借楚狂完题。……以楚狂自喻,二字拆开,运化得妙。
《唐诗矩》:起联总冒。中二联写景,分一详一略。
《唐诗意》:虽适异国,有喜其得所意,当是正风。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体节高浑,独辟成家,初唐气雾扫尽矣。三、四分画地界,甚苍亮。五承四、六承三,居然可寻。结是使事出新法。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如此出题,如此贴题,后人高不到此。冯班:如此方是《度荆门望楚》,一团元气成文。陆贻典:蒋西谷云:首句是“度荆门”,二句是“望楚”。然“遥遥”二字即带“望”宇,“下”字回顾“度”字,古人法律之细如此。落句挽合“度”字有力。纪昀:连用四地名不觉堆垛,得力在以“度”字、“望”字分出次第,使境界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故虽排而不板。五、六写足“望”字。以上六句写得山川形胜满眼,已伏“狂歌”之根。结二句借“狂歌”逗出“楚”字,用笔变化。再一挨叙正点,则通体板滞矣。无名氏:峻整遒劲,看去仍生动。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 其二十八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古意题徐令壁
白云苍梧来,氛氲万里色。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
晚次乐乡县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山水粉图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 其三十二
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马上(一作世中)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 其一十五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浏览全部 150 首
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 登高览旧都。 犹悲坠泪碣。 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 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 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 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 怀古正踌蹰。
春日登荆州少津观音阁塔
塔院收花雨,楼台散佛香。山青巴国近,鸟白楚天长。树色分衡岳,江流入汉阳。古来争战地,谁是水云乡。
送郑伯生送亲还夷陵
送喜潘舆动,承欢解玉簪。私情乌鸟疏,恩诏凤凰林。昼锦供莱服,秋怀罢越吟。路难回驭志,江稳放舟心。雨露残冬景,风尘静夕阴。荆门巴国尽,巫峡楚宫深。碧树犹春色,黄鹂更好音。莫因乡土乐,长往故山岑。
送陈春宇太史册封楚藩二首 其一
遥遥江浦去,望望洞庭西。拥传过三楚,乘槎入五溪。潮平津树杳,天阔浦云低。想见花源里,渔家路不迷。
金昌亭送客
客子欲分袂,离亭恋夕曛。楼台吴泽国,舟楫楚江濆。树外白云断,城隅绿水分。萍浮千万里,何地更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