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余忠肃(端礼) 典赡益辨二帖赞
珥貂佩玉之舒徐兮。引笔行墨之丰腴兮。阅世论人以其书兮。尚可以想庆元之初兮。
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有序) 其一
共生壬子两仙翁,不为离春惜断蓬。铁拨鹍弦遗响在,绣衣龙节赏音同。穆曹技埒名俱胜,唐宋诗传句并工。击节云篦定谁是,茫茫江月思何穷。
杜正献(衍) 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叹庙瑟。道比志叶,不胶而漆。顾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之为时出。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之明效,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涵养成就,见此辅弼,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得閤门报以予班学士诏复赐衣带因怀初锡倏阅十年感恩纪事二首 其二
老去茆檐只负暄,重烦冠绶到柴门。纡金何有功名望,束带岂堪宾客言。璀璨章身同锡马,差池接翼愧廷鹓。折腰重起平生愧,诿曰何知鹤在轩。
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六绝 其三
农家未补眼前疮,却种湖田作旱粮。别浦谁家夜鸣橹,践残一半不成秧。
病中有感四首 其四
积病渐成衰,情知老见欺。眵昏先掩卷,肩竦不关诗。行圃须人助,登楼怯步迟。经年早知倦,况复隔年时。
浏览全部 770 首
常州荐福琄老真赞
无形而袭人之鼻者香,不谋而同人之舌者名。名因香而及远,香因名而有声。然则红梅老子固如是乎。投闇即闇,投明即明。随波逐浪,应物观形。夫是之谓驴手佛脚,而真得无学于保宁者也。
天目和尚赞
不道先师具大眼目,只道先师无肯路。还有知得者么,杨岐之衣到松源师祖不传,临终谓兄弟久聚。正路行者有,只不能用黑豆法。难以荷负正宗,临济佛法到此平沈。痛哉痛哉,以此见先师,深得师祖之旨矣。
祫飨太庙 其一
猗我僖祖,德潜而充。庆之所基,日茂以崇。施及后嗣,天命有融。庙歌载之,播于无穷。
林文节参候帖赞
平甫之与荆公,盖当同而异,而公则当异而同者也。当刺谒之相从,以朋友之切磋,极兄弟之友恭。使合同异之见,而惟是之归,予知其必有以助善政于熙丰也。
赵伯山(子崧) 宝鍊帖赞
以公姓之麟定,执登坛之牛耳。即信厚以为俊奇,盖一家之自为体。以道对时,居夷何愧。此鉴堂之所以处己,而予察之于此。
张子野(先) 诗稿帖赞
观水以心,本于知者之乐。取射以艺,譬诸巧者之中。时虽后先之不同,意或迭取而互用。句葩体庄,字谨心纵。是曰仁祖太平之词人,遗帖之存,固宜后世之知所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