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其五
草堂无不宜,犹记乐天诗。尚有惊猿怨,莫教司马知。上宫仙阙近,左蠡客帆吹。欲涉穷陉步,兹狂何悔为。
葛文定(邲) 关外帖赞
以文箓传家,以相业济时。貂冠绛裳,予犹及见其丰仪。简牍所传,是以为近世之奇。一瞬卅年,赞而藏之。
秋夕有感二首呈督视参政 其一
汤汤南纪重喉衿,纵敌年来患已深。七十万家财与力,六千里地古犹今。薇屯正自忧无给,桑土当思彻未阴。用力愈劳工愈寡,相公试察此时心。
宫词一百首 其四十
东华银榜丽卿云,资善新开列近臣。昨夜清台占上瑞,乐章已奏月重轮。
史忠定(浩) 蚤作帖赞
危微精一,传之在心。二典勋华,光于有临。大原自天,端倪孰寻。岂无畴咨,培高浚深。寝明以昌,举元难壬。烝哉明良,嗣此德音。匪鉴而讽,匪鉴而箴。启迪在初,有开宸襟。岩廊南风,袗衣鼓琴。渊跃籋云,匣铏发镡。达其已充,泽彼苍黔。王度之恢,如玉如金。进而虞渊,宾旸发阴。坱圠机衡,开阖阳阴。九韶其谐,万奏皆瘖。退而卷怀,艺圃书林。出入欧颜,而加?斟。湛湛秋江,岧岧春岑。如彼德人,危冠整簪。不伐不矜,森严深沉。我考问学,惟心靡谌。端平自我,何用弗钦。重抵九鼎,价踰万琛。惟帖可观,为世砭针。尚信我言,匪今斯今。
张文忠(九成) 奉告晴快二帖赞
上嗣服之初载,首以忠之一字,褒显邦之臣二人。亦既表百年之宗儒,遂复开千社之旧勋。呜呼,英卫善用兵,房杜济以文。惜先生之位弗克究,故先世之志亦终莫之伸也。遗帖之存,手墨如新。我藏孔宜,对于褒纶。
浏览全部 770 首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兵燬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京口海岳,芾所居也。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余也。
米玄晖(友仁) 书简帖赞
父子而善书,自羲献而始也。寥寥千载,固已莫之拟也。至于我朝,有楚国之芈也。不陨其名,虽未济厥美也。其读父书,亦非括之比也。瞠乎望洋,混混犹此水也。此帖之观,尚可见其体也。
晁之道(咏之) 促装帖赞
仕以行义,有时乎为贫也。兄弟之间,情事贵乎真也。公起异科,事不患不伸也。囊封叩阍,因以警夫君也。忠既弗售,反以痼终身也。扶持之难,曷敢尤夫人也。今观斯帖,凛乎其若存也。于虖文元,有以教子孙也。德之不孤,吾知必有邻也。
曾宣靖(公亮) 类见帖赞
公在嘉祐,辅政受遗如毕公高,勋烈堂堂,奉同而隮也。公在治平,清净画一如曹相国,德心休休,比规之随也。公在熙宁,功成身退如裴中令,寿隽番考,乐以全其归也。帖字宛然,既庄而复奇也。周密无间,笔法繇此推也。予得而藏,尚可以想麒麟之英姿也。
米元章临笔精日寒二帖赞
义献之迹,临者米也。溯观欣书,乃二体也。随珠卞璧,萃此纸也。以鉴得之,亦可纪也。
黄鲁直觉民读书帖赞
学以进乎道,不止于决科也。厌饫优柔,贵精不贵多也。得失奇偶,固末如之何也。指端而言,所以勉其切磋也。三致意于丁宁,式尔心之讹也。因私淑以儆诸后学,又有以见前辈用心之不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