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贺高中书兼崇政殿说书三首 其一
谹议通三府,高名动四聪。凤池仍旧渥,虎观册新功。昼日槐方翠,秋风枣已红。直须先抗议,莫待入云中。
邵仲恭(?) 展晤省见二帖赞
宝晋大字之刻,尝同公游。必嗜好之素同,故忘情乎寻壑之与经丘。予尝陋贞观慰问之不收。得此帖于乡,考百年之风流。识者文曰:此吾宋之邵苏州也。
李端叔(之仪) 命驾神仙二帖
姑溪之水清且漪,青山之源衍而汰。钟此奇士,亦一隽快。风义磅礴,笔锋崄怪。盖已具书体之五云,不但得发遣之三昧。
病中午后登山閒步遥见园亭有翠帟张栏处久而识之为张孝显成趣轩盖与缇屏油幕高会予病不得冲宴怅惘移时因以中孚泽所网鲜鳊侑以棠漪家酝并成四绝呈在席诸人 其四
冲席丞郎酒斛筹,不关无面见春鸥。五鲭见说妨斋禁,留待明朝大白浮。
右军初月帖赞
唐摹之传取奇古,彷佛硬黄疑此楮。我从眼力别瑶珷,安得庸奴字如许。
鄂忠武王出师疏帖赞
于惟绍兴,扶危支倾。揠校涖戎,不识一丁。先王奋呼,起自诸生。经通谊明,笔妙墨精。翠微之诗,五岳之盟。祁阳整旅,东松纪行。迹遍九州,气凌三精。粤时出师,首兹抗旌。规模弗愆,忠愤莫撄。上心载嘉,奎章式形。谓朕何忧,惟尔责成。以百万师,观我甲兵。仅四十里,复我旧京。日郤阳侯,星陨中营。苌血遂碧,狐史漫青。天不诱衷,曷其底宁。伤哉离骚,坐此修能,冰镂芷馨。惟帝鉴忠,惟人与诚。烈并褒鄂,志恢幽并。有奕龙迹,遹昭骏声。遗墨既刊,大猷是经。对于庙祧,岂惟云仍。
浏览全部 770 首
杨文靖(时) 早间帖赞
道之在人,日用皆其事也。待物必诚,所以达乎义也。延平之津,伊洛之涯涘也。笔端波澜,亦可想其似也。
刘行简(一止) 前日帖赞
情叶事之宜,笔力亦称之。虽得于歙水之湄,然望而识其为苕溪也。
米元章临谢安八月帖赞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兵燬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京口海岳,芾所居也。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余也。
米元章道林诗帖赞
道林之名,予不得而知。云泉松石之胜写于涟漪,必其地之景物足以称其诗也。今其陈迹杳然,已无复遗。予盖尝登瑞墨之基,渺一境之陂陀,皆平芜与荒畦,又恶睹所谓毕世相忘之奇。泉陊云归,松桥斧随,世固多有之。而予独于此奇其北向之悲也。
李西台(建中) 启诗帖赞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内赐金鱼,盖出新宠,带职者乃从学士转致,又杂以他寄焉,所以见上恩交情俱无内外也。谢学士以启,而用楷法,寄同院同年以诗,而用行书,又以见待人处己,虽小节皆有体也。承平幕府,得一佳帖,相聚以观,又以见时清事简,虽边圉亦得以从容于文艺也。于虖,诗文之传,几人于兹。独于此书,有感有思。流风之存,妙墨之遗。什袭是宜,维以诗之。
赵清宪(挺之) 挽辞帖赞
公为中司,排击元祐故臣,而犹拳拳于伊洛之门人。岂奏疏陈事或为世资而诎,而作诗怀友固不害于私情之伸耶。于虖,是私情也,而实出于公言。此吾之所以重叹,而列之于斯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