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一
羽衣药叟欢迎,手执兰花共行。从此十年不调,可能久视长生。
逸士坟
魂归魄散两逍遥,小小丘亭慰寂寥。守墓未须耘宿草,白蟾方护紫芝苗。
山行行歌十首 其五
带浅人家隐树深,嫩晴天色弄云阴。好风袅袅穿林去,吹散松黄似郁金。
上冢
蒸鱼燔肉当好羞,北面百拜如有求。愿身长健儿孙好(四库本作茂),岁岁此日烧松楸。纸钱灰尽泪不尽,孤也虽在犹拘幽。沄沄金盖山下水,相送直过龙湾头。
访梅二首 其一
起看重雾白漫漫,略见春风在树间。傍水出篱犹未快,淡烟微雨又青山。
和涧泉赋山楹
共惟古至人,用意事物表。一丘谩摧残,八极自围绕。不劳日月运,坐见岁时了。鲁梦久不作,楚赋那遽晓。既烦匠氏来,谁谓此山小。云衣方纷敷,雪干复夭矫。沐浴抱归藏,乐甚忧悄悄。
浏览全部 262 首
梵天寺
门前流水碧粼粼,禅定僧闲化复淳。搅梦半因诗作崇,破寒全藉酒生春。休教一切有为法,误着三生自在身。拂袖重来经五载,梵云飞雨洒儒巾。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其三
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
寄别致政王中允
羡君高尚褫朝绅,始是人间自在身。深坞结庐穷水石,半山开径入松筠(皆君家之景)。肩舆访寺常携鹤,酾酒邀朋祇垫巾。我欲效尤归未得,又驱疲马踏京尘。
留赠太平刘道士
早岁希夷合道真,八年静默已全神。收还赤子无为境,留得丹霄自在身。独与老庄谈妙理,不分儒释是殊伦。有时醉露真消息,流水桃花不误人。
哀李平父
妙画清诗绝点尘,丹青才了已无身。钓台即是西州路,长使羊昙泪满巾。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坐底坐,立底立。触目遇缘,更非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