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寄乡人
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余。百花春满地,二麦雨初车。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 公路涧 其一
嵩高发灵源,北望洛阳注。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拒。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酬滕子京同年
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疏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如共茂先瞻气象,莫言神物在南州。
越上闻子规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升上人碧云轩
爱此诗家好,幽轩绝世纷。澄宵半床月,淡晓数峰云。远意经年就,微吟并舍闻。只应虚静处,所得自兰芬。
新定感兴五首 其四
去国三千里,风波岂不赊。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
浏览全部 315 首
古捣练子 夜如年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衣杵山
谁家捣衣杵,苍然古色深。此杵徒在此,秋到不鸣砧。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登嵩山十首 其三
玉女云为衣,飘摇不须捣。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清泉供浣濯,素月铺缯缟。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
拟孟东野闻砧
羁人怨夜长,况复闻清砧。急杵捣离思,哀响攒秋心。他乡各明月,故衣难掩襟。谁能塞两耳,满与浊醪斟。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一十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闻砧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