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迁居得甘井诗 其一
海咸河淡都尝遍,荼苦荠甘我自知。世味曾教千百变,先生舌本只如饴。
赠谈故人高鹏举
东邻歌呼闹如市,西邻笙箫正鼎沸。高生择术颇可人,夜阑挑灯说书史。说出忠臣烈士报国心,四座闻者为堕泪。闻君年少曾读书,壮大无成乃与优伶俱。左手执籥右秉翟,念到简兮应嗟吁。他年了却官中呼,仍作书生挟册归里闾。
题李氏敬聚堂 其五
枝叶皆从一本生,源源本本是天伦。易经著义交相爱,相忍何如相爱亲。
赵提举求作字余辞以不能工仍作诗谢之
少年振臂入场屋,寸晷谩书夸拙速。中年收敛归法度,不能为颜仅为谷。晚岁颇为忧患困,弱腕不禁事物逐。要之作字非所长,空腔仅存十年读。有客来从析津头,翰墨多藏玉韫椟。从我乞书戏我耳,为君小试知君蹙。长笺净练雪不如,墙角鼠芒嗟已秃。此邦椽笔广文翁,何用更向寒汀索野鹜。
念奴娇 其二 送陈正言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余乐。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六月菊以夏中破萼至秋晚枝条虽苍劲而花色灼然鲜明贯暑寒而不改菊中之贞士也余以比之商山四皓为之赋
九月菊偏与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秋霜似同君子操,岁寒相遇长相好。暑不与贞士谋,杨燥怒煌如相仇。要之二菊所遭有难易,夏居其难秋若居其易。君不见当年秦焰焦中州,儒坛处处同荒丘。独余商山老人在,高卧林泉节不改。平生不识咸阳门,晚随币聘来汉京。欲兴诗书谈王道,再使风俗还归治古淳。我评此花似此老,傲暑凌寒无不可。种之阶庭今几年,我自识花花识我。粤从夏五开敷到残秋,更与黄花为辈俦。嗟哉黄花非辈俦,老行难逐少年游。此菊当为菊中第一流。
浏览全部 112 首
舟中
帆挂清江迥,连天秋水长。烟波千万里,何处是潇湘。
述学赠孙生棣
学道若观海,茫洋焉所求。士有忠信质,譬涉得巨舟。挂帆万里远,何意棹安流。望望蓬莱岸,咫尺烟云收。士学诚亦然,佻巧徒虚沤。孙生茕实者,质与道为谋。陪雍听朱瑟,忽尔踰十秋。摄袂升我堂,故情感敝裘。论摧对寒景,今古入冥搜。吾衰志安骋,得汝心先遒。愿言驾轻筏,共戏三神洲。
夜月渡江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过虎门
挂帆狂啸渡沧溟,虎气腾腾剑底生。万里水浮天地影,一门山裂海涛声。未来风雨旌旗动,欲上鱼龙鼓角惊。扼守最难形胜险,问谁鞭石作长城?
方壶
蓬莱员峤对嵯峨,知有群仙日日过。琪树晓通云气湿,羽轮秋会月明多。秦人采药空依海,汉使乘槎但入河。谁识高斋有仙岛,不劳万里涉风波。
张志道别都门
竹寺西轩共听琴,杏花犹记紫囊吟。溪山老我扁舟兴,风雨知君万里心。沧海夜潮银汉湿,蓬莱春树碧云深。三年离别尊前话,倾倒何时更似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