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张君河朔之行
尝闻此道春来迟,山中积雪埋狐狸。黄河三月冰正合,朔风凛凛吹人衣。吁嗟客路正寒苦,数千里外将何为。答云此去非徒尔,有如羽翼投高枝。主人之贤闻天下,出门舍此将安之。嗟予赠此复何说,少年养取胸中奇。古人之学不可废,丈夫之操不可移。江淮之上亲且老,临行须约将归时。边城吹角客心乱,此时应望东南飞。
李阳冰篆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
临卧
临卧更饮一杯酒,自唱仙谣拍双手。春风欺醉入怀来,留下乱花香一斗。
和鲁山感春 其二
一笑一啼何日休,一荣一悴何时尽。樽中野酒亦无多,日伴吟翁慷慨歌。茅屋窗前栖乱草,胜却花閒绣裀好。
哭彦规 其一
已矣哀哉死有终,青衫就木未为穷。义如有枉荣斯辱,事苟无邪蹇胜通。力致全丧关右帅,泣寻孤榇郭西翁。精神入梦非生及,使我低颜愧古风。
哭崔刑部
前年离长安,与公为死诀。长安门外长乐坡,胸中壮气浑消磨。其时夜宿灞桥上,梦中勒马犹西望。江淮之上情愈劳,去年曾寄西山高。今年今日春将归,春风不似秋风时。山阳数月雨不止,泥深穷巷行人稀。忽闻公死终南山,坐中忽过东西关。黄泉一去几万里,吁嗟公兮何时还。盂有水兮无食荐,烹有茶兮无酒奠。魂兮来兮不可知,来若飘风去如电。报恩之事终有期,未必儒生只贫贱。
浏览全部 739 首
中丞白泉汪公生辰值安南款报至
金潾铜柱贡函来,象渚龙编道路开。上将简书回北极,中丞勋业冠南台。拟将万舞排家宴,欲取铙歌献寿杯。节钺可能淹衮舄,明年何地望三台。
和路朝奉新居 其六
坐想堂前弄白须,蒲茵笋席正高居。彩衣六子傍供膳,锦髻诸孙自教书。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更吟整斗论头句,胜却西庵诗一车。
和路朝奉新居 其三
昔也闻名诵子虚,今来白颔隔城居。新诗解道论头句,旧客仍移把臂书。北郭高风真隐豹,南州循政喻烹鱼。归时见说临川路,父老争留太守车。
奉怀国公大公兼寄杨镇抚
一从驰驿向西秦,几欲封书托使臣。渭水白云生马足,函关紫气接车尘。众中持节传宣久,到处题诗访古频。藩府官寮多属望,料知杨震独情亲。
送潘歙州
一见新安守,便若新安江。洞澈物不隔,演漾心所降。远指治所山,已入邻斋窗。捧舆登南岭,策马怀旧邦。养亲将为寿,倾甘抱玉缸。观军将劳士,脔肥堆羊腔。下车谈诗书,上世拥旄幢。勿窥渊游鳞,无吠夜惊尨。他日闻课第,天下谁能双。
和路朝奉新居 其二
诗翁爱酒典衣沽,六子将孙侍燕居。正要白家醇酿法,不须刘德伪金书。厨经雪后炊无黍,门近淮濒食有鱼。何以献公寻一物,庾郎三韭载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