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韦侍郎挽词 其二
野水鹤犹回,旧山云不归。不归将奈何,但恐云无依。公是吴中老,吴人爱公好。公好不来归,泪湿江边草。
哭彦规 其二
初余视子发垂肩,及至成童便耸然。忧患缠来成白颔,声名随去入黄泉。孤甥见恤情非浅,暴骨收藏义可传。多少文章零落尽,朝廷何处访遗编。
赠子瞻 其三
昔者益州牧,意欲见杜微。不能以身往,使人舆致之。虽用为谏议,待士礼已非。而况君房辈,端坐呼子陵。子陵胸中气,直与青云平。岂肯为人屈,彼亦徒骄矜。孰如扬州牧,自处逊与恭。德不矜其盛,事不矜其功。南郭已三顾,迂身为衰翁。以手书所问,视面叹厥容。移时能立语,避乘乃鞠躬。不知古之人,几人能如公。
赠张才父
自笑陶潜辈,相逢却论兵。谁知阵上客,时访郭西生。喜公抱忠义,顾我非纵横。今来求笃论,古事聊一评。奇正要两存,众寡不可轻。兵间有万变,所惭思弗精。
寄崔汝弼 其二 其三
不见吾崔子,南城两度春。应从湘水梦,来就泮宫人。壮气胸中旧,衰毛颔下新。明年六十六,望子过淮滨。
望淮亭和君锡并简敦复 其一
泽国茫茫似十洲,有情空上夕阳楼。可凭流水传人意,莫望远山添客愁。南浦雪思乘棹往,北轩春负插花游。若论仕宦何非义,二子无容说愧羞。
浏览全部 739 首
有客不为赋
有客不为赋,而乃求荣阶。是犹适吴楚,却背东西来。孟郊从进士,闻者徒相咍。退之发已秃,知己其谁哉。余独谓不然,此事何足哀。但恐子之道,未足为奇侅。子歌坚诚好,不为利所回。得则为颜氏,失则为隤懒。为子歌一阕,为子酌一杯。余歌为尔宜何歌,余闻日月如飞梭。但忧其道不到古,穷通之事余如何。
谢庄颜延之吟
千里共明月,彼此惟月知。音信虽不闻,有月难为询。对月祇自恨,中夜还窥人。姝子想无寐,瞻望应敷陈。既然默默得心腑,那更徐徐入庭户。因笑延之题,殁为长不归。一息已云往,宁复为归期。稚子亦自晓,安用延之持。希逸辨既妄,徒泄延之非。两诗寓意□□好,云海沈沈杳无耗。红颜销尽那得闻,惟胜知之遇凶暴。
时鸟
日出鸣布谷,月落鸣子规。一气之所感,彼亦不自知。架犁最晚至,适当农事时。丁壮戴星出,力作孰敢迟。鸣者既有警,闻者得以思。乃知失时辈,强聒终何为。百舌亦能言,今默乃其宜。我作时鸟篇,用继豳人诗。
和陶诗 饮酒诗二十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饮酒诗二十首 其十一(明·李贤(原德))
忆昔颜氏子,独闻夫子道。道既早有闻,寿何贵于老。非如庄叟谈,心灰形亦槁。虽处陋巷间,长使颜色好。富贵如浮云,仁义自为宝。嗟我何所求,高情在物表。
寄题王以道(宁) 兰墅
百卉生深林,无人皆自芳。楚骚发妙意,惟兰乃能当。我欲效潞公,剩种坡之阳。不须强披拂,风来味愈长。君乃先为之,滋畹双雁乡。正欲生阶庭,聚书教诸郎。父子自同心,久之不闻香。老我行西归,一造君子堂。勉哉笃义方,双雁看高翔。
和陶诗 答庞参军(明·李贤(原德)) 其四(明·李贤(原德)) 押文韵
今宵风月,与子平分。我有旨酒,欢然交欣。孰云郢歌,遏此行云。古人之妙,今则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