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此为思妇词。词中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感情,抒写了女主人公的相思怀人之情。词之上片写少年出游,下片写闺思,以“牵系”二字提契全篇,抒情重点在末二句。
起首两句描绘“金鞭美少年”的形象,这是女主人公思念的对象 。他那扬鞭跃马、威武俊美的英姿,大概就是他临走时所留给女主人公的最后印象 。三、四两句写少年走后,女主人公的感情和思绪始终牵系在远出的丈夫身上 :到了夜晚 ,绣被春寒,孤灯独眠,寂寞难耐 。“绣被春寒夜”,是通过环境的渲染,来突出人物的孤寂。过片两句写女主人公天天盼,月月盼,寒食节过去了,梨花开了又谢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随之而来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寒食梨花谢”,是通过节令和景物来暗示出时间的流逝,表现她无限的怅惘。结拍两句,写女主人公在秋千架下背面痴痴地站着,她在默默地承受着相思之苦,无处诉说,也不想对人诉说 。“背面”暗示出她在难过,在哭泣 。“秋千下”本是青年妇女嬉戏之处,选择这一场景可增强艺术效果。李商隐诗及欧阳修词“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均是这种手法。所谓“无处说相思 ,”实则相思不必具体说出,只从结句具见相思之深切。无怪乎“吕东菜极喜诵此词,以为有思致。”
玉楼春 其四
清歌学得秦娥似,金屋瑶台知姓字。可怜春恨一生心,长带粉痕双袖泪。从来懒话低眉事,今日新声谁会意。坐中应有赏音人,试问回肠曾断未。
采桑子
别来长忆西楼事,结遍兰襟。遗恨重寻,弦断相如绿绮琴。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若问如今,也似当时著意深。
浣溪沙 其一十四
团扇初随碧簟收,画檐归燕尚迟留。靥朱眉翠喜清秋。风意未应迷狭路,灯痕犹自记高楼。露花烟叶与人愁。
采桑子 其三 其二十五
心期昨夜寻思遍,犹负殷勤。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须知枕上尊前意,占得长春。寄语东邻,似此相看有几人。
采桑子 其三 其一十四
无端恼破桃源梦,明日青楼。玉腻花柔,不学行云易去留。应嫌衫袖前香冷,重傍金虬。歌扇风流,遮尽归时翠黛愁。
诉衷情
都人离恨满歌筵, 清唱倚巍跻。 星屏别后千里, 更见是何年。 □绮稳,绣衣鲜,欲朝天。 北人欢笑,南国悲凉, 迎送金鞭。
浏览全部 296 首
卜算子
杨柳绿成阴,初过寒食节。门掩金铺独自眠,那更逢寒夜。强起立东风,惨惨梨花谢。何事王孙不早归,寂寞秋千月。
生查子 其一
春寒入翠帷,月淡云来去。院落半晴天,风撼梨花树。人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满眼是相思,无说相思处。
斗鸡回 斗鸡回 夹钟商
莺啼人起,花露真珠洒。白苎衫,青骢马。绣陌相将,斗鸡寒食下。回廊瞑色愔愔,应是待、归来也。月渐高,门犹亚。闷剔银缸,漏声初入夜。
盐角儿 春半
春分过也,小楼昨夜,棠梨花谢。章台折柳,西园拾翠,暗香随马。午风轻,莺声乍,盈盈侣秋千初罢。再相约、黄昏踏月,窗下绿蛾重画。
大堤曲二首 其一
君骑白马来,我骑青骢去。背面不相识,两马骄嘶住。
春晴书见
金羁芳草去翩翩,王谢儿郎美少年。雨水已过正月后,莺花不隔短筇前。春云拟黛山千叠,画阁笼烟柳半天。燕子未来寒食远,谁家庭院试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