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次方诗境韵
久别何人与砭肓,新诗见寄味偏长。求仙已得丹升鼎,凿石仍成玉作堂。暖日松筠香北牖,清风书卷散东床。静中剩得无穷味,笑看蜂衙早晚忙。
亭上茅寄生
生长天垂力,孤悬有作奇。最先承晓露,终不堕春泥。
挽吴太夫人 其二
昔在三山日,曾升孟母堂。官寮同令子,箴训出幽房。盛拟双封国,俄惊一奠觞。新阡缘孝感,挥涕望高冈。
和柯东海趣归韵
尘土三年事一官,归心如马脱鞿鞍。莫嫌头发半斑白,留得双眸看岁寒。
掬水锡壶
昔在延平郡,泉声日夜闻。六年归故里,一缕忆晴云。儋石终宵足,瓶罍竟日分。山中有飞瀑,未必惬朝曛。
初到南康示诸邑 令
田里三年两旱乾,茅檐十室九饥寒。慇勤此日无他事,好把斯民子样看。
浏览全部 760 首
论语绝句 其一十七
须知有欲不为刚,血气乘之反类狂。所以孟轲言直养,要令无助亦无忘。
四方观练深心诀
性之生情,为梦为想。性之生缘,如影如响。不有古圣,愚将安仰。不有妙道,愚将安仿。爰得智刃,决开疑网。人不同心,超然独往。明融日新,率由天奖(以上同上书卷下)。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一○
貌古而孤,气清而癯。秋生林壑,月在江湖。见道之体盈而虚,随世之用有而无。佛佛祖祖,只个规模。
示赵与槟弘毅章
天之苍苍,而在山中。大畜之象,验之于躬。六尺之微,万善毕丛。往行前言,浩浩无穷。一以贯之,何所不容。两间非大,此之谓弘。牝马之贞,行地无疆。古往今来,其道有常。是以资生,至哉化光。君子体之,六二直方。直内方外,何用不臧。守此之毅,贲育非刚。泗亭之参,以此任道。繇轲而后,孰其深造。濂洛儒先,知德之奥。非苟知之,亦免允蹈。兴夫请书,朝夕戴抱。懋哉懋哉,至于华皓。
和君时
猗彼君子,笃志乎道。道之云远,于焉慥慥。猗彼君子,克诚其身。匪禄是荣,日以养亲。孰违孰从,曰吾从义。孰去孰与,曰吾由礼。温凊匪偕,云如之何。得彼失兹,得失孰多。吾斯未信,吾颜之厚。重轻惟法,于尔何有。尔旋尔车,不知其期。我陟其冈,祇益我思。凡人逐物,其力则倍。苟知其养,是用无悔。无悔无尤,是则养亲。尔慎旃哉,以慰母心。为山一篑,惧乎或止。道之云远,曷云其已。我田我田,以迟尔归。何速于行,姑乐我私。
报恩寺
大山奔到海之滨,中有辉光佛刹新。前后二三皆梵侣,不知谁是报恩人(以上同上书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