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中山诗话》:韩吏部占诗高卓,至律诗虽称善,要有不工者。而好韩之人,句句称述,未可谓然也。韩云:“老公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直谐戏语耳。
《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洪兴祖曰:或云《盆池》诗有天工,如“拍岸才添水数瓶”,“一夜青畦鸣到晓”,非意到不能作也。
《批韩诗》:俚语俚调,直写胸臆,颇似少陵《漫兴》、《寻花》诸绝。
《诗学纂闻》:以绮丽说诗,后之君子所斥为不知理义之归也。尝读《东山》之诗矣,周公但言“芅芅不归”及“勿士行枚”数言而已足矣。……是则少陵之杰句,无如“老夫清晨梳白头”;昌黎之佳作,莫若“老翁真个似童儿”。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刘与或两说,一言正,一言变也。大历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变调。然变不自元和,杜工部早已开之,至韩、孟好异专宗,如北调曲子,拗峭中见姿制,亦避熟取生之趣也。元、白、刘中山、杜牧之辈,不得其拗峭,而惟取其姿制,又成一格。
《批顾嗣立韩诗注》:此等语杜诗中最多,何不工之有?
《唐诗真趣编》:起句便神来,忆“钓”是过去境界,宛然移到目前。
东方半(一作未) 明
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嗟尔残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须臾期。残月晖晖,太白睒睒。鸡三号,更五点。
琴操十首 将归操 其三 龟山操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龟之蘖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祗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孟生诗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岂识天子居,九重郁沈沈。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晶光荡相射,旗戟翩以森。迁延乍却走,惊怪靡自任。举头看白日,泣涕下沾襟。朅来游公卿,莫肯低华簪。谅非轩冕族,应对多差参。萍蓬风波急,桑榆日月侵。奈何从进士,此路转岖嵚(音钦)。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谁怜松桂性,竞爱桃李阴。朝悲辞树叶,夕感归巢禽。顾我多慷慨,穷檐时见临。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秦吴修且阻,两地无数金。我论徐方牧,好古天下钦。竹实凤所食,德馨神所歆。求观众丘小,必上泰山岑。求观众流细,必泛沧溟深。子其听我言,可以当所箴。既获则思返,无为久滞淫。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镇州路上谨酬裴司空相公重见寄
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风霜满面无人识,何处如今更有诗。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李花赠张十一署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祗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浏览全部 453 首
诗一首
半区茅屋裹疏篱,无地容盆作小池。祇有案头翻笔墨,老翁彷佛似童儿。
书院杂咏 盆池
不比儿童戏,埋盆作小池。要令盆底水,长满不倾攲。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井埋盆作小池退之句也去岁用此尝为小诗云半区茅屋裹疏篱无地容盆作小池祗有案头翻笔墨老翁髣髴似童儿邻舍老近以石方盆见借可容水三升置小鱼其间终日观之不厌复借退之全句成一绝
谁镌紫石仅如斗,我贮清泉将作池。养得小鱼终日看,老翁真个似童儿。
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
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汝勤挟筴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
双石,并叙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村饮四首 其二
无念无营饱即嬉,老翁真个似婴儿。昏钟未动先酣枕,日上三竿是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