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即事有怀二首 其一
千山收宿霭,一气蔼金行。爽吹舒澄碧,晴晖丽太清。徘徊望前岭,徙倚步南荣。为问莼鲈客,何须身后名。
送平江赵法曹
金科天上耿星辰,丹笔年来有屈伸。子去平反供母笑,民知宽大颂君仁。祇今茂苑题舆客,曾是琼林合席人。若问残生烦寄语,扁舟长占五湖春。
东阳道旁涵碧亭
四山委苍翠,一沼湛清涟。云飞松竹留,石堕藤萝牵。泉音乱丝竹,鸟语赓笑言。斯亭作者谁,俛仰四百年。栋宇有兴废,篇章足流传。官道纷往来,此地旷周旋。乃知造物意,以遗静者便。我来旱暵余,龟兆坼平田。攀崖溯源委,石窦鸣涓涓。摩挲两石鱼,变化定何年。
和赵章泉寄诗韵
索居灵琐久尘埃,一读新篇病眼开。妄意严诗编杜集,敢陪郭隗上燕台。纡朱晚岁徒云尔,养素平生壮矣哉。更许韩非书传尾,遗荣何止被云来。
天台道中用陈氏园亭韵
笋舆穿过万重山,邂逅登亭一解须。剩欲题诗偏苍石,举头羞儿岭云閒。
运河行
运河岸,丁夫荷锸声缭乱。红莲幕府谁献言,运河泄水由函管。函管掘开须到底,运材归府供薪爨。庶几一坏不可复,民田虽槁河长满。民田为私河则公,献言幕府宁非忠。我闻此言为民说,急趋上令毋中辍。小民再拜为我言,函管由来几百年。大者用钱且十万,小者半此工非坚。厥初铢积费民力,厥后世世期相传。岂但旱时须灌溉,亦忧久潦水伤田。向来久旱河流绝,放水练湖忧水泄。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虽存谁复决。小须雨泽又流通,函管犹存不费工。只今掘尽谁敢计,但恐民田从此废。丰年余水注江湖,涓滴不为农亩利。有时骤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尽弃(王本作死)。况今农务正纷纭,高田须灌草须耘。尽驱丁壮折函管,更运木石归城闉。吕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扰凡几人。太守仁民古无比,凝香阁下宁闻此。愿传新令到民间,函管须塞不须毁。已填函管无尾闾,大舶通行水有余。函管不毁民欢娱,异时潴泻无妨渠。忆昔采诗周太史,不间小夫并贱隶。试裒俚语扣黄堂,鈇钺有诛宁敢避。
浏览全部 537 首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一十
鱼轩鼎来,象服是宜。班于内庭,率礼惟祗。化以妇道,时惟母仪。是庆是类,于胥乐兮。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 其二
相国家风独,夫人壸范如。宝珈宜服象,文锦合轩鱼。感慨温成议,光华庆寿余。非夫闻敌退,应愧此生虚。
挽胡母吴宜人
身膺五福介期颐,出自名门众所知。井臼相夫成显宦,诗书教子达明时。恩荣已拜宜人诰,懿行当为女士师。妇道母仪俱不泯,文光辉赫墓前碑。
淳熙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一十
硕人其颀,公侯之妻。翟茀以朝,象服是宜。如星之共,溯月之辉。母仪既瞻,群心则夷。
挽故丈母莱国夫人沈氏三首 其一
北使复南迁,尚书大节全。长公身致相,冢妇世称贤。象服宜偕老,鱼轩遽溘先。哀伤动行路,谢傅况中年。
挽吴公祐祭酒母刘夫人二首 其二
母仪妇道重当今,共说夫人独苦心。教子遂成双白璧,救夫不惜万黄金。家庭遗爱留名郡(父尝为兴国监郡),阡表新铭出翰林。每遇良辰增孝感,板舆閒却在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