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
六花薝卜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 思成堂 其一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养松无触鹿,助祭有驯乌。归梦先寒食,儿啼到白须。遥知邻里化,醉叟道争扶。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
不羡腰金照地光,暂时假面弄西凉。晴窗咽日肝肠煖,古殿朝真屦袖香。说静故知犹有动,无闲底处更求忙。先生官罢乘风去,何用区区赋《陟冈》。
永遇乐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捲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今朝有客,来从淮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次旧韵赠清凉长老
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
浏览全部 3321 首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三
白日忽已晚,流光薄西隅。老人闭关坐,惨惨意不舒。日月我户牖,天地吾室庐。自非夺元化,此中宁久居。今夕复何夕,凉月满平芜。悠悠望去途,叹息将焉如。
秋日郊行
阴霾扫净山历历,晴谷回转泉涓涓。群雀噪风世欲幻,一狐啸日天为旋。祥光垂情闵下土,秋色著意开平川。我老英雄一掬泪,夜深洒向虚皇前。
邱德辅明德斋
方寸纤尘一扫除,湛然澄澈只如初。本原不昧先天理,功效多从大学书。池上倚筇秋水净,月中挥麈夜窗虚。修齐事业须公等,我老昏昏总不如。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题阳江何氏挹翠轩
人皆犯红尘,君独嗜空翠。红尘终有得,空翠了无味。自众人以观,君亦少良计。细问红尘人,轩冕蔓倒敝。方寸万斛埃,灰土常处袂。翻思对青山,一洗秽浊气。始知空翠佳,千古余爽思。何子亦何人,对此日隐几。明涵轩窗净,影入林牖媚。眼界括穷碧,白鸟决归眦。青山如高人,可挹不可致。
与松林道人求竹栽
人生殊臭味,不异莸与薰。岁晚期金兰,矫矫惟此君。缅怀古招提,脩竹如云屯。道人淡无与,所居竹为群。余阴满窗户,肯惜为我分。他年蜗牛庐,净几横清芬。疏疏便可意,霭霭亦足欣。千亩不足侯,万夫宁是军。客问有何好,仰屋不必言。幽径傥可开,迟子日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