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昌禅师瓦翁塔
瓦翁外瓦中旷达,未死不妨先建塔。心如平地起骨堆,聊对时人翻著袜。住山送客不过溪,瓦径不减石头滑。诸方来者莫粗心,举步亦须防倒跶。
拄杖寄子因二首 其一
百节紫藤风骨,得自泐潭石门。不受云居勾络,定知临济儿孙。
初到鹿门上庄见灯禅师遂同宿爱其体物欲托迹以避世戏作此诗
上庄俯汉江,古木杂桑柘。槐衙阴广陌,麦浪涨平野。连云对囷廪,用谷量牛马。我来二月破,解鞍绿阴下。纵望烟霏中,领略见楯瓦。耆年骨柴崖,迎客意倾写。干戈争夺余,身在相惊诧。山空啼杜鹃,龛灯自清夜。敛眉问儋州,亟口谈江夏。以余游二公,老大知识寡。暮归逢醉人,往往遭捶骂。鹿门有余地,贤矧如君者。为连修竹林,规以构茅舍。伏舂旧所能,犁锄当学把。相见水过膝,蓑苙清入画。
题梦清轩
小轩人不到,脩竹过墙生。眼倦经长掩,身闲梦亦清。微风吹篆缕,活火发茶铛。遥想佳眠夕,萧萧雨叶声。
夏日西园
晚庭一霎过暑雨,高林相应山蝉鸣。南窗梦断意索寞,床头书卷空纵横。蔬畦日涉已成趣,起来扶杖园中行。葵英豆荚小堪摘,矮榆高柳阴初成。野禽啄果时落地,池塘盖水新荷平。归来西屋斜阳在,原舍尚闻舂簸声。
用高僧诗云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静是真消息吟非俗肺肠园林坐清影梅杏嚼红香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作八首 其七
源坞似甘西畔,精庐于此相邻。迎接喜能忘我,住山知是何人。
浏览全部 1809 首
鹧鸪天 秋燕
病羽惊寒迹已遥,高台曾点百花娇。更翻云雨成新局,谁惜风霜覆旧巢。今古事,去来潮。湖山一笛付渔樵。春深梦短烟波外,漫忆斜斜碧柳梢。
忆余杭十首 其六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
苔染马蹄青,何曾似在城。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沟行。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梦入连涛郡,书来积雪营。泪随边雁堕,魂逐夜蝉惊。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重游宝雨寺
题墨暗颓垣,峥嵘岁序迁。旧僧霜发满,老柏瘦根穿。客少庭多草,村饥供乏钱。重来犹晚暑,清盥挹寒泉。
述怀
离鸾别鹄知何似,自叹飘零天一涯。斜日尽堪悲宿草,余春无意表孤花。也曾伴我题黄绢,犹记窥宾隐绛纱。往事追惟难遣处,聊将痼疾托烟霞。
酬高崇节
旧游虽一梦,别绪忽千般。败草汤陵晚,衰槐楚寺寒。数奇常自愧,时薄欲何干。犹赖君相勉,慇勤贡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