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余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四
吾庐亦何有,草屋八九间。床头挂湿水,枕上见他山。
寄道乡居士三首 其二
抽身世路崎岖处,掣肘功名逼逐人。勿谓老来无伎俩,绝踪迹处解藏身。
寄草堂上人
首夏年芳尚可寻,兴来芒履恣登临。回头故国烟波阔,分袂幽人岁月深。落日杜鹃山馆静,薰风芳草柳塘阴。知君宴坐忘机地,谩寄新诗话此心。
次韵登苏仙绝顶
平生合腰万丁带,谁使天涯宿溪濑。晓驱部曲上香山,路人如堵看飞盖。桂环卷舌啸云烟,右辖风流是谪仙。辋川草树入画图,此风颓落今追还。散发岩阿聊一快,世议从来嗟迫隘。为君戏语敌山光,棘句钩章穷崄怪。诗成便觉王公轻,整顿道山归去情。子廉未必山林见,市人中有安期生。
随与珉秀七八衲子为办寒具
幽人十月犹絺绤,万瓦霜清木叶号。赖有西邻念衰冷,夜窗丛手办衣袍。
六世祖师画像赞(并序) 三祖
六道暗昏,不碍明洁。毫釐弗差,證甘露灭。但赤头颅,特讳名氏。离见超情,欲尽世累。潜溪海山,麻衣风帽。翩然往来,被褐怀宝。精一其诚,声名俱舍。后世丘坟,犹无知者。
浏览全部 1809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