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别李公弱
残红换得绿阴成,随分闲愁取次生。须信百年终有别,未能一日便无情。何时岳色君同看,后夜湘晴我独行。好在西园行乐处,为谁依旧月华清。
送觉先归大梁二首 其一
残秋千里游梁去,破浪扁舟别我来。对坐无言看山月,一庭松雨在莓苔。
寄彭景醇奉议
我庵湘山麓,君家湘江尾。共看湘山云,同饮湘江水。君有负郭田,饱食骄稚世(武林本作子)。小儿探井臼,大儿了租税。我独生事拙,饘粥每不继。君如李大夫,时时容乞米。永怀湖山堂,风物自闲美。楞严初读罢,篆冷空窗几。微风拾残红,幽鸟妨春睡。苍苔满门巷,榆柳阴覆砌。杖策亦窥园,悠然望层翠。岁时无营为,祭奠修家礼。自觉去幼安,正复不远耳。遥知读此诗,忻然开笑齿。
遇如无象于石霜如与睿廓然相好故赠之
西湖睿郎最高道,思之不已令人老。道人相逢吴楚间,闻说绝与睿郎好。年来学富身转贫,岂特诗胆大于身。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无羁人。霜威折绵寒入颊,长廊无人风卷叶。寒窗诵读夏日吟,和气坐令寒妥贴。笔端解语敏于口,网笺时作龙蛇走。烦君清哦当少休,万象乞怜争叩头。
粹中自郴江瑩中与南归时余在龙山容泯斋为诵唐诗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之句为韵十首 其四
子从两人杰,此游真胜缘。他年传故事,一叶共湘川。
饶德操营中客世与渊才友善有诗送之予偶读想见其为人时闻已薙发出家矣因次其韵
吾闻彼上人,不惰不精进。观其吐词气,人品极爽俊。迩来效丹霞,裂冠铲须鬓。高才固难容,世议久迫窘。想于龙象群,眉宇发奇韵。渊才干国器,美若兵厨酝。平生至孝节,初不愧虞舜。相逢大梁城,连榻尽底蕴。如开衡岳云,仰此摩天峻。此诗为渠作,崖略见笔阵。把玩立东风,料峭应花信。明窗小字临,握管腕不运。爱君透真境,迈往无顾徇。脱身索寞滨,洗我岑寂愤。掉头一长哦,语卒意未尽。
浏览全部 1809 首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之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
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浮。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大千在掌握,宁有别离忧。
天冠山二十八首 龙口岩 其二十四 砌潭
山川万古秘,云雨一潭幽。何日卧龙起,碧潭空自秋。
次韵葛鲁卿送示近作一通二首 其一
八驺尽屏如萦策,微步招寻老宾客。离离草色乱沟塍,脚底春风随蜡屐。蛰龙昨夜起洄潭,忽雷闪电飞千岩。朝来遗珠落怀袖,复见国风歌二南。公洗膏肓砭传癖,词伯儒宗蚤扬历。诗成聊复贮锦囊,副在久应藏石室。只今漂泊客烟村,高哦七字哀王孙。有如此言公不食,东山那得留安石。
题屈原庙
自古皆有死,先生死忠清。故宅秭归江,前山熊绎城。眷言怀此都,不比异姓卿。六经变离骚,日月争光明。
偶得
淡饭清茶处处安,学儒容易识真难。风无形迹通群窍,日有光明阻覆盘。竹色满庭留夜气,柳阴夹径怯秋寒。世间万象俱呈露,输与山人自在看。
礼宝峰马大师塔
舌贯鼻端,牛行虎视。祇者形模,转增聋戾。万丈寒潭兮泐水无波,千仞宝山兮浮图锁翠,八十四人兮犹居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