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桐川王野夫相访洞山既去作此兼简直夫
野夫加于人一等,玉骨春容含秀整。已惊词源倒三峡,会看声名重九鼎。江南尽处山作堆,雨余青碧数峰开。那知万壑千岩处,风帽蹇驴能独来。凤凰鸑鷟未入眼,今识鹓雏犹恨晚。兴阑掉头不肯留,出门去袂聊一挽。君家富贵若骑虎,拥鼻未免非虚语。何当解带食太仓,时时携被宿玉堂。
送一万回
当年随我出西州,到处云山共胜游。那料秦淮烟雨里,倚筇看子上孤舟。
余将北游留海昏而余祐禅者自靖安驰来觅诗
暮烟重山翠,微风壮松悲。吾为五顶游,税驾脩水湄。阿余幽国来,细路盘颠危。裹饭夜兼程,杖笠寒相追。入门一调笑,如获璧与圭。问来何所欲,雅意在诗词。念余绿发日,不减子辈痴。是中有何好,迷著不自知。败煤磨破砚,冻笔时呵之。诗成思掀豁,熟读忘倦疲。乃知少年病,根蒂老未移。双林古禅宇,檀越多孝慈。明年东游还,买山缚茅茨。市蔬近易致,红饭熟夜炊。得饱即甘寝,万事付儿嬉。子辈当从我,林麓相追随。十年何足道,乐死以为期。
余在制勘院昼卧念故山经行处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韵寄山中道友八首 其八
棐几自香滑,宝时一开道。根根九连络,清境更壅培。
季长见和甚工复韵答之
翰墨场中见奇杰,行书半杂欧与薛。此诗押韵如射雕,应弦而落人惊绝。词惟达意非有作,公虽不怪傍人愕。嗟余平生事苦吟,吟笔今真为公阁。涣然成文自湍走,如水与风初邂后。颀然绿发映华裾,人间此客何从有。我诵此生真一寄,禅林枝稳容栖止。敢将丑恶酬绝倡,狗尾续貂堪笑耳。坡谷渊源有风格,光芒万丈余五色。吾闻龙蛇所由生,必也深山并大泽。
食不继偈
观饿鬼趣,论劫饥渴。针锋其咽,火聚其发。昼夜号呼,百千死活。我常饱暖,今暂缺乏。当生大悲,入此观法。
浏览全部 1809 首
次韵游南岳
天迥游丝百尺轻,水寒时觉縠纹生。琢磨佳句输吾弟,文点春眠付老兄。山寺独来无一事,竹轩相对有余清。永怀东院成千古,寂子难忘叔侄情。
春日田园杂兴五首 其五
香红眩眼缬菜英,竹杖扶吟从步行。桑眼蟆含青雷小,麦须虾磔翠芒轻。黄花菜圃午风软,绿水秧畦春野平。芳树岁声鸠雨过,苍苍柳色弄烟晴。
登峻极峰
欲上嵩高第一重,芒鞋竹杖趁云踪。双林迥出三千界,二室晴开六十峰。玉女几曾逢汉武,石坛不复继唐封。凭临未敢舒长啸,恐破天池走卧龙。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山中书事
图史列坐隅,深居惬幽情。汉上青山多,开轩眼增明。白鸟烟际来,清风竹间生。抱瓮汲新井,佳蔬有余馨。懒散时自适,收书松下行。青苔没屦迹,凉露尚沾缨。入云问山寺,忽闻疏磬声。
游东禅寺 其二
野迥亭高眼倍明,悠悠芳草古今情。酒兼贤圣醒还醉,风有雌雄雨复晴。嫩绿连天谁与染,残红掷地自无声。冈回溪转藏岩寺,归路萧萧听马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