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隐山照上人求诗
落发道林寺,随师家隐山。万缘都放舍,一衲遂安閒。璧月照宵定,金风掩昼关。平生无愧业,尘世许谁攀。
初到善溪慧照庵寄张无尽五首 其二
山勒回流作窟盘,翠萝绾带结鸳鸾。故应此境幽难画,乞与庵僧自在看。
次韵履道雨霁见月二首 其二
雨洗诗魂健,梅(四库本作槐)梢月色新。遥知愁绝处,对影只三人。
潭州东明石观音赞(并序)
大悲智光本无碍,于一切处常发现。岂特夜半瓦砾间,始复烂然上霄汉。此邦众生共胜业,时节成熟故如是。譬如日月行虚空,水无秽洁皆照临。灰沙若沉波自寒,圜影于中迥殊特。稽首妙智光世音,是娑婆界真教体。应机而现为说法,信心起处说法竟。我今见境得成就,亦同音闻获圆通。六根迟速虽不齐,要是一精明所现。我知暗相不能昏,与彼心精遗闻处。众尘隔越妄分别,常真实中无是事。死生之变尚不改,岂有根尘乃能蔽。愿令持此妙法门,于此刹土为佛事。一切声色热恼中,与众生作清凉处。皈命救世大悲者,愿赐威光加被我。令我获无作妙力,令我亦名无所畏。令我具无碍辩才,令我入一切种智。我及一切诸有情,皆如观音得自在。
丛秀轩
幽轩如镜净,峰好亸云鬟。不用称丛秀,为君名照山。
涟水观音像赞(并序)
声音语言形体绝,何以称为光世音。声音语言生灭法,何以又称寂静音。凡有声音语言法,是耳所触非眼境。而此菩萨名观音,是以眼观声音相。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若耳实不可以见,则眼观声是寂灭。见闻既不能分隔,清净宝觉自圆融。以无执故则有光,虽有千臂如两手。以无分别故寂灭,虽有千手如一身。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故称光音寂静音,及观世音三种异。稽首对现妙色身,遍一切处如虚空。妙哉此像非笔画,厌足佛子欣慕心。藕丝铢衣春雾白,覆此随好光明聚。一切众生热恼灭,我手方舍甘露枝。唯佛子因心清净,如水澄澈月清亮。借于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我无此像乃能赞,如眼见物不自见。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愿持此大解脱门,施众生作无所畏。世世但无碍辩才,称赞观世音功德。
浏览全部 1809 首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 其二
油然肤寸起岩峦,萦抱山腰玉带宽。会作旱天三日雨,莫将空阔等閒看。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 其一
子职勤劳众莫攀,巴丘高节世尤难。一官未抵琴书乐,三釜何如菽水欢。傥有轩裳存妙句,平居丰俭只儒酸。音容渺邈今何在,云黯江南万木寒。
留别方丈友
萍踪无定暂追攀,又向烟萝怅别颜。习静岂知离思苦,劳生应愧道心闲。疏钟远火舟中夜,独鹤孤云梦里山。此后相思何处是,寸心遥在翠微间。
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 其二
蝉鸣日正树阴浓,避暑行吟独杖筇。却爱野云无定处,水边容易耸奇峰。
赠何秀才 其二
凉飙革炎炽,孤云薄层阴。油然起肤寸,倏尔为甘霖。志士蕴经济,优游乐山林。时来适所遇,泛若云无心。斯情永在眷,此道将谁任。世复贱荆璞,人犹贵黄金。黔娄固穷者,千载无知音。
鹧鸪天 南昆道上作 其四 雨中游道吾山坐观五老峰颇有稼轩“我见青山”之感
难得吟朋共我闲,雨中来赏道吾山。泉生树杪光千叠,岛落波心影一团。扶浅醉,试余寒,奇峰在眼不须攀。神仙也与时俱进,遍种相思到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