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寄道乡居士三首 其二
抽身世路崎岖处,掣肘功名逼逐人。勿谓老来无伎俩,绝踪迹处解藏身。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 静隐堂 其四 妙观庵
闲来禅室倚蒲团,幻影浮花入正观。江月松风藏不得,大千俱在一毫端。
出檀衣赞二首 其一
古佛身上衣,佛佛相付授。慈母爱儿心,针针自成就。是故吾双峰,自少至白首。护惜如镜奁,一尘不敢受。何以出檀名,此时无别虑。如持油钵行,如蹑独木渡。永怀毗尼藏,一旦成万古。纷纷五群众,来观亦顶礼。平时放逸心,化作额间泚。将见衣匣前,泚流似江水。咨尔淮山神,守护当奉职。无使尘涴侵,无使云润湿。谛观不敢瞬,心折三叹息。
再和答师复五首 其四
有味新诗名不得,正如仙爪为爬身。此时风味无人会,想见麻姑擗脯麟。
冬日显宁偶书二首 其一
山舟不肯留,白发日夜益。晓窥青铜光,乃觉朱颜失。故人半凋零,行吟百忧集。旧山天尽头,岁晏衰眼力。高枕此山泉,比兴复何日。百年暗相惊,奔忙如瞬息。乔松亦已尘,仙术无烦乞。
临清阁二首 其一
泯泯下窥软碧,洄洄匆作惊湍。时看稚子对浴,少陵诗眼长寒。
浏览全部 1809 首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 其四
分身可集呈真伪,宝塔能言透死生。佛眼尚难窥向背,谩烦机巧并头争。
和僧二首 其二
自觉生缘遍大千,闭关终日看炉烟。有人会得个中意,一语不彰天下传。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 其三
心驰即摄来,寂然住正念。譬如分身集,全身方出现。生佛识精聚,灭佛游魂变。分坐宝塔中,贰法君试辨。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
盈盈秋月不余分,叶露悬光可数尘。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初十夜雨十一日大雨呈赵守
醮事初严雨已倾,神车西上百川盈。坐令田里三农喜,身见邦侯一念诚。欢动追锋归禁近,福回眉寿奉亲荣。郁攸洗净余氛后,开士画传禅月清。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
体之象先,得之自然。心空有以,道大谁传。蟾在珊瑚之树,蚌蕴明珠之渊,弹指分身兮三千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