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次韵孙先辈见寄二首 其一
从来佳句出寒饿,太白飘零子美穷。箸下万钱如有意,作诗遣兴不须工。
释迦出山画像赞(并序)
遍大海味,具于一滴。尽法界身,足于纤埃。伫思则灯王之座不能入毗耶之室,敛念则弥勒之门弹指即开。惟我鼻祖,释迦和尚。初出雪山,即示此像。以百千亿微尘数身,九十七大人之相。顿入毫端三昧,而幻此一幅之上。垂手跣足,顶螺颔丝。超然静深,出三界痴。如浩荡春寄于纤枝,如清凉月印于盆池。镂冰琢雪,我作赞词。关空锁梦夫,子其牢蓄之。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 其五
一切女人皆障道,十分厚味最伤生。登床未敢期穿屦,见慢须防起现行。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并序) 第十四伐那波斯尊者
纵倚箕踞,莫不是定。毒既止息,邪亦自正。钵花自香,蒲扇闲把。目视云霄,我相未舍。
崇禅者觅诗归江南
去年社燕前,道人江南住。一笑塞鸿来,又在龙安浦。今年寒食后,归心忽飘絮。不知换秋菊,能复如期否。此生付浮云,忽散还复聚。要之不可必,恐作人间雨。行藏类隐峰,两踏石头路。故山有遗恨,缺典念马祖。落日颓金盆,苍茫烟水莫。离情渺难收,摹写入凝伫。
出檀衣赞二首 其一
古佛身上衣,佛佛相付授。慈母爱儿心,针针自成就。是故吾双峰,自少至白首。护惜如镜奁,一尘不敢受。何以出檀名,此时无别虑。如持油钵行,如蹑独木渡。永怀毗尼藏,一旦成万古。纷纷五群众,来观亦顶礼。平时放逸心,化作额间泚。将见衣匣前,泚流似江水。咨尔淮山神,守护当奉职。无使尘涴侵,无使云润湿。谛观不敢瞬,心折三叹息。
浏览全部 1809 首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陌上桑
青青陌上桑,叶叶带春雨。已有催丝人,咄咄桑下语。
三姝媚 枇杷
疏疏梅子雨。便催成、深黄蜡丸盈树。犯雪花开,指美人门巷,买春何处。帖写唐宫,遮莫与来禽同谱。老矣香山,犹恋东溪,梦中归路。惆怅飞琼仙去。听隔院琵琶,一般酸楚。果熟分甘,记摘向堂阴,笑呼儿女。食性谙姑,伤此后谁承盘露。忍泪时将新荐,黄金手铸。
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赋一字得杯
陋巷朱轩拥,衡门缇骑来。俱裁七步咏,同倾三雅杯。色动迎春柳,花发犯寒梅。宾筵未半醉,骊歌不用催。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 其六
塞北寒梅要笛催,更凭画鼓夺春回。江南气候闽尤暖,只用诗催也自开。
旬休日过仁王寺
杂花飞尽绿阴成,处处黄鹂百啭声。随分笙歌与樽酒,且偷闲日试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