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山人居涧上号涧居因涧作池名鉴止为赋是诗
幽人临涧居,为爱涧中水。泠泠出云窦,决决漱石齿。流行本无意,遇坎还自止。坎深遂成池,寒光映窗几。于以鉴禅心,清净绝尘滓。唯供种白莲,不洗闻尧耳。
寄林竹溪
四海寥寥孰可宗,唯知溪上有溪翁。乾坤尽入文心里,今古同归醉眼中。梅子熟时明祖意,竹君多处振清风。野人祇是空相忆,浙水闽山信不通(同上书页七三一)。
送人 其二
暂时相见还相别,别恨多于未见时。明日新安江上去,春风波浪不相知。
山中吟 其二
自为山中人,不厌山中居。云西最高峰,秀出如芙蕖。
酬李漫翁暑中见寄韵
羲娥不停毂,催暑到茅屋。萍蓬无地头,桑梓念天目。古吟寓深情,时事堪痛哭。余生竟何归,行已变陵谷。
秋日
秋气清如此,閒踪信所如。因穷流水脉,偶到野僧居。地远嚣纷息,山回响答虚。几人来不得,老死向尘车。
浏览全部 1036 首
送僧还天目
瓶锡乱峰西,藤萝昼掩扉。山藏翠微寺,僧向白云归。梵寂风沈磬,禅深雪到衣。想曾行道处,猿鸟共忘机。
登南塔
自笑登临脚力微,也携藜杖叩山扉。禅僧入定浑无语,野鸟知还亦倦飞。一塔近天铃自语,千峰蘸水石空巍。何当快整东归棹,帆饱东风数过矶。
送僧归庐山
上人家在庐山阴,木皮作衣云作心。独携铁锡来参寻,禅中悟得唐人吟。秋高忽忆归山住,旧结茅茨连古树。他年我欲寻君去,祇恐云深不知处。
高座寺
绿云遮断寺边扉,如寄閒身向此归。山月每窥竹影瘦,松风忽泻茶声微。入来如共云分座,话久偏怜翠上衣。坐破蒲团无是处,眼前烂漫逗禅机。
送僧溥天渊东归
千里孤云一锡飞,西来问法候传衣。几听绝壑猿声过,又踏空山虎迹归。离垢己应无黑业,随缘只此是玄机。半霄峰下栖禅处,莫待岩花老石扉。
西岩兰若
白云深处磬声微,祗树林幽映竹扉。几度月明禅榻夜,洞?溪鹤也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