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偈颂三十首 其一十九
佛是西天之梵语,此土将觉义以同名。心迷不觉属众生,心转觉时一切佛。佛开口处为言教,化导迷心转觉心。众生开口成寐语,沙魇群迷叫不醒。迷悟不同希达者,诸佛方便救迷情。情忘想尽明心者,海藏琅函不可轻。在在处处堪闻演,共祝吾皇亘古今。臣忠子孝那边静,风雨调和物物成。是非一体元无二,佛与众生不出心。我今圆满如来藏,唯愿众生发信心。等与如来同受用,一闻千悟永瞻钦。这回针芥若不遇,刹那失足坠幽冥。阎公问汝将何答,未免刀山火燄林。地狱皆因心不悟,一十八界杳难寻。八万四千城可畏,铁围无间苦呻吟。个中不遇佛光照,万劫无由得出轮。忉利诸天因业坠,后闻天鼓复超升。人生有限空花相,光阴迅速岂堪停。古人究道如救头,后士无依岂不惊。一失人身难再复,荣华富贵苦来临。如今自有非他事,性水澄清理甚深。海印森罗融万象,湛然无古亦无今。化无所化知无二,自肯随心了此经(化藏经语)。
偈颂三十首 其一十五
众生本是佛,悟了一体同。若人不达本,逐末走西东。君子当务本,本立佛性同。通一万事毕,终不被尘笼。非尘体不动,本实理含融。先天唯此物,今古学无踪。难了意在处,塞顽空色空。本无有指,妄言色空。若得妄消歇,真体者何穷。真体非形相,不离形相中。幻质皆虚伪,大智发于中。幻尽觉圆满,心光寥廓通。此通无对待,天地在其中。森罗并万像,影现一镜中。镜中实我体,寂湛印倥侗。若能同道者,与理本相同。唯守性清净,眼耳若盲聋。情忘兼想尽,忽觉己身空。自了本无物,强以道言通。此法滞诸学,皆幻质相容。若离一切相,形体外灵通。左右逢其源,烦不入胸中。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眷属犹如梦,非冤不遇逢。如今儿女者,皆再来祖宗。一根来复去,如观桑叶同。本树何曾动,凋叶有来冬。叶落明年发,根深不怕风。但能勤力护,勿使火兼虫。毁坏本根者,万劫堕贫穷。如今忧生死,犹如颠哭空。不知空本无,如翳生眼中。眼明虽说实,不可顺盲聋(与醴陵真如居士)。
金刚随机无尽颂(并序)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其二
凡夫有我侬,贪嗔百种凶。佛说多方便,令归此法中。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一十四
山僧总不知,知不知实奇。空知未达本,不免堕顽机。世尊拈华处,天人岂辨知。迦叶破微笑,古今信无疑。
颂四宾主(并序) 其三
试听无言童子说,未彻还同第二月。妙机普印绝思心,六月炎天铺大雪。
證道歌 其一三三
大丈夫,秉慧剑,一扫邪魔如掣电。金刚三昧独威雄,不是观音谁得见。
浏览全部 1080 首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七十二
时行即行卓然何倚,时止即止廓尔独灵。历万变而不我求功,住一如而不我藏用。
永遇乐
蜗角功名,蝇头利赂,慨然除剿。唾手提锋,剔开关要,个里玄元晓。迷云瓦解,禅天冰莹,顿露月明风袅。印千派、绿水澄澄,普浸一轮皎皎。卓然独立,圆融模样,迩遐一混不扰。来往分明,断常都泯,吉应阳魂兆。清凉彼岸,妙明活计,坐卧玉花窈窕。巍巍证、无漏功圆,圣机了了。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其十
夺下生机不作声,耳聋眼瞎妙明生。随流只欲传心印,岂是缘情粥饭僧。
采桑子 和琴缘本事词 其一
辞巢婉娈低飞燕,总道无情。泪眼盈盈。苦讳雕梁住不成。回廊缥缈经行地,烟月逢迎。梦里商声。一夜秋苔步步生。
余尸巾山苦诛求而去钵无舂粮寓公范公伟质衣以赆西笑曰乱邦不居行矣
廉士难于俗吏并,质衣犹及送僧行。惠惟适用偏多感,施及无求益见情。弱羽敢辞三足妒,伏雌常与九包争。故家逸韵难谐俗,共作台州一段清。
自余杭归宿淮口作
为郡已多暇,犹少勤吏职。罢郡更安闲,无所劳心力。舟行明月下,夜泊清淮北。岂止吾一身,举家同燕息。三年请禄俸,颇有余衣食。乃至僮仆间,皆无冻馁色。行行弄云水,步步近乡国。妻子在我前,琴书在我侧。此外吾不知,于焉心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