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钟云:此等高贵起句,中、晚最不易得,勿轻视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四句总吟长安夜坐之景,承“浩然天地秋”句来。结见寄湖外嵇处士,应“万里念江海”句。大抵谷诗真至,一气森远,中多温厚。又如《别同志》、《送颜明经》等篇,往往有高、岑风骨。
《唐诗归折衷》:唐云:风格浑浑,何减盛唐?晚唐中最优者。
《唐诗快》:魏公子身江海而心魏阙,郑都官乃坐长安而念江海^读其诗,可知其人。
《五朝诗善鸣集》:庞厚之气,蕴酿诸有,安得轻视晚唐五字?
《唐诗摘钞》:首尾相应。夜坐时所见所闻秋气之可悲如此,因动念江海之士远隔万里。既下“江海”字,则不得不下“天地”字;既下“天地”字,则不得不下“浩然”字,以衬其气势。笔端有此二句,便觉挑灯夜坐之人精神魂魄,一夜皆遍万里之内,如亲见洞庭处士孤篷独宿也。
《增订唐诗摘钞》:从“怀”字虚喝一句起,次句补时,便撇开首句,至末方应,三次承明次句,四明点“夜”字,五六写夜景,以起七八。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此忧乱诗也,故用如此起。
朝谒
捧日整朝簪,千官一片心。班趋黄道急,殿接紫宸深。威凤回香扆,新莺啭上林。小松含瑞露,春翠易成阴。
嘉陵
细雨湿萋萋,人稀江日西。春愁肠已断,不在子规啼。
游蜀
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前流。云横新塞遮秦甸, 花落空山入阆州。不忿黄鹂惊晓梦,唯应杜宇信春愁。 梅黄麦绿无归处,可得漂漂爱浪游。
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寇难旋移国,漂离几听蛩。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蜀雪随僧蹋,荆烟逐雁冲。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得事虽甘晚,陈诗未肯慵。迩来趋九仞,又伴赏三峰(时大驾在华州)。栖托情何限,吹嘘意数重。自兹俦侣内,无复叹龙钟。
寄职方李员外
曾袖篇章谒长卿,今来附凤事何荣。星临南省陪仙步,春满东朝接佩声。谈笑不拘先后礼,岁寒仍契子孙情。龙墀仗下天街暖,共看圭峰并马行。
峨嵋山(一作雪)
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会须朝阙去,秪有画图看。
浏览全部 351 首
夜坐
庭虚初月上,树响微风入。栖鹊听犹惊,流萤堕还拾。沉沉寒漏滴,隐隐余钟急。坐久不知疲,凉衣露吹湿。
夜坐
移席当修竹,开轩敞素屏。夜分人已静,风入酒微醒。促织悲清露,飞萤送落星。翛然绝尘想,何必念郊坰。
秦中感怀寄江外 知己
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
长门怨
秋入长门殿,木落洞房虚。妾思宵徒静,君恩日更疏。坠露清金阁,流萤点玉除。还将闺里恨,遥问马相如。
禁城秋夕
绛宫星澹海无波,九陌犹闻动玉珂。阊阖微云藏夕漏,建章明月挂秋河。此身天地流萍远,故国关山落木多。欲听钧天尘梦隔,紫箫吹尽桂婆娑。
秋夜寄江南旧游
寥落九秋晚,端忧时物残。隔林萤影度,出禁漏声寒。愁雨洞房掩,孤灯遥夜阑。怀贤梦南国,兴尽水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