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偶作
长啸返林壑,息心了无求。盈虚有真宰,得失忘喜忧。怀此得真趣,因之绝世游。烟霞最深处,麋鹿皆吾俦。
江亭
江亭聊远眺,暝色郁苍苍。孤屿吐寒翠,万山争夕阳。旋看秋月朗,空使野云忙。万古潇湘水,东流接海长。
访育王心长老作
行行不觉远,入谷已残曛。松翠近可掬,泉声咽更闻。水清鱼嚼月,山静鸟眠云。寂寞双林下,烟霞长属君。
题天台十甲子老僧坐禅处
万木森寒入翠微,飘然鹤发久忘机。溪声毕竟无今古,山色何曾有是非。涧草自迷游客屐,岩花时落坐禅衣。问师何代天台住,手种青松已十围。
山居二首 其一
古洞云深别有天,偶携僧侣此安禅。数椽茅屋牵萝补,一枕寒松伴鹤眠。习定每从岩腹内,生涯尽在钁头边。山居寂寞无烦恼,火种刀耕效昔贤。
暮春偶感
细雨孤窗冷,闲吟感暮春。落花飞献佛,野鸟欲亲人。世外诗情淡,山中道味真。此心如暮石,何处著些尘。
浏览全部 144 首
舟中作
一叶轻舟一破裘,飘然江海送悠悠。闲知睡味甜如蜜,老觉羁怀淡似秋。失侣云间孤雁下,耐寒波面两凫浮。年逾八十真当去,似为云山尚小留。
感事自遣六首 其四
狗洞龙门两不窥,悠悠泛泛任其宜。秦坑楚户成千古,仪舌屈歌空一时。托笠绕林闲摘果,折枝画地自斟诗。驽蹄纵有奔尘志,未识缰绳付与谁。
镡上送僧归衡山
上人孤闲似云鹤,十五出家住衡岳。说法能超最上禅,持心不受群疑缚。世上谁知来去踪,南窥太华北游嵩。衲经雁荡千峰雪,定入峨嵋半夜钟。于今戒腊青松古,犹泛慈航到东土。杨柳舟中九曲云,笋皮笠上三山雨。昨夜归心绕楚天,西风杖锡又茫然。化龙潭畔清秋别,回雁峰头旧日禅。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湖堂 其一十六 孤山
尘寰千嶂合,月窟一峰孤。欲识僧归处,飘然入宝珠。
浣溪沙 其四 有感
细雨萧萧变作秋。晚风杨柳冷飕飕。无言有泪洒西楼。眼共云山昏惨惨,心随烟水去悠悠。一蓑一笠任孤舟。
独游城西诸僧舍
我是天公度外人,看山看水自由身。藓崖直上飞双屐,云洞前头岸幅巾。万里欲呼牛渚月,一生不受庾公尘。非无好客堪招唤,独往飘然觉更真。